读鹦鹉赋作

谁云祢正平,刚傲而慢侮。

载读鹦鹉赋,忠诚照千古。

清音悲且和,羁愁益凄楚。

阿瞒肆枭雄,直视何足数。

黄祖驽下材,焉能与君伍。

玉碎真可嗟,珠沉竟何补。

凤鸟揽德辉,贤人相时辅。

天地正昏蒙,君祸良自取。

不见商山翁,深藏避豺虎。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读鹦鹉赋作》由明代诗人朱妙端所作,通过对祢衡的《鹦鹉赋》的解读,表达了对祢衡忠诚与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人物曹操(阿瞒)的讽刺,以及对黄祖的不屑。诗中以祢衡的《鹦鹉赋》为线索,展现了其清高的音调与内心的悲凉,对比曹操的枭雄形象,突出了祢衡的独立人格与高尚情操。

“谁云祢正平,刚傲而慢侮。”开篇即对祢衡的个性进行了肯定,认为他的刚直与傲骨并非是对他人的轻慢与侮辱。接着,“载读鹦鹉赋,忠诚照千古。”赞扬祢衡通过《鹦鹉赋》展现的忠诚与才华,其光芒照耀千古,令人敬仰。

“清音悲且和,羁愁益凄楚。”描述了祢衡作品中的情感,既有清雅之音,又蕴含着深深的悲凉与忧愁,这种情感的交织更显其艺术魅力。“阿瞒肆枭雄,直视何足数。”将曹操比作肆意妄为的枭雄,对其行为表示不屑,体现了诗人对正义与道德的坚持。

“黄祖驽下材,焉能与君伍。”对黄祖的评价则更为直接,认为他不过是庸才,无法与祢衡这样的杰出人物相提并论。接下来,“玉碎真可嗟,珠沉竟何补。”借玉碎珠沉的比喻,表达了对祢衡命运的惋惜,同时也暗示了其才华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与发挥。

最后,“凤鸟揽德辉,贤人相时辅。”以凤鸟象征贤人,强调了德行与时机的重要性,贤人在适当的时候能够发挥关键作用。同时,“天地正昏蒙,君祸良自取。”指出当时社会环境的混乱,暗示了祢衡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

“不见商山翁,深藏避豺虎。”以商山四皓的故事作为结尾,隐喻了在乱世中选择隐退或避世的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对祢衡未能逃脱命运束缚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祢衡及其作品的解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独到见解,也表达了对忠诚、才华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与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30)

朱妙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门怀古

炎精已熄兵戈起,汉苑青青草千里。

长安日晚歌布乎,金刀血染权臣死。

奉先本非王佐才,忠言弃斥成嫌猜。

区区岂是老瞒敌,孤城坐守真堪哀。

白门已下身将戮,摇尾求生尚何欲。

座上应无大耳公,鸱鸮又啄奸雄肉。

扁舟我来事已非,登临怀古徒伤悲。

凄凉遗迹不可问,荒烟落日号狐狸。

形式: 古风

从军行

束发从飞将,长驱下玉关。

秋霜明宝剑,朔雪拥雕鞍。

晓角边城苦,悲笳旅梦残。

何时净疆埸,歌吹入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平望舟中即事

独坐篷■下,挑灯忆别离。旋沽平望酒,细咏鲁公诗。

远寺钟声动,孤村月上迟。

含愁缄尺素,慰我北堂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客中偶成

异乡久为客,风雨阻归程。

远岸数峰碧,孤舟一叶轻。

篷窗残烛在,烟树早鸦鸣。

坐待东方曙,依稀见海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