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抱出檀槽,金丝拨子轻轻落。浅围罗幕。
月上栏杆角。夜半嘈嘈,繁手惊相错。敲银索。
梦回妆阁。花底飞乌鹊。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抱出檀槽,金丝拨子轻轻落",开篇即展现出琵琶的精致与演奏者小心翼翼的动作,暗示了音乐的细腻与期待。"浅围罗幕。月上栏杆角",通过环境的描绘,营造出夜晚的寂静和月光洒在栏杆上的清冷氛围,为听乐增添了神秘色彩。
"夜半嘈嘈,繁手惊相错",随着琵琶声响起,节奏逐渐热烈,繁复的手法交错,仿佛打破了夜的宁静,引人入胜。"敲银索。梦回妆阁",进一步描绘了听众沉浸在音乐中的情景,仿佛连梦中也被这美妙的旋律牵引。
最后,"花底飞乌鹊"以自然景象收尾,寓意着琵琶声的动人,连花下的鸟儿也为之驻足,形象生动地传达了音乐的魅力。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听琵琶的场景,展现了音乐艺术的感染力。
不详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南浦风微,画桡已到深深处。藕花遮不住。
不许穿花去。隔藕丛丛,似有人言语。难寻溯。
乱红无主。一望斜阳暮。
倚床还绣芙蓉。对花丛。牵得丝丝柳线翠烟笼。
愁思远,抛金剪。唾残绒。羞煞鸳鸯衔去一丝红。
花前顾影粼粼。水中人。水面残花片片绕人身。
私自整,红斜领,茜儿巾。却讶领间巾里刺花新。
秋风袅袅登台。强徘徊。两两鸳鸯飞去几时回。
钱塘路。西陵渡。总天涯。不是早潮又是晚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