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其三)怀人

秋风袅袅登台。强徘徊。两两鸳鸯飞去几时回。

钱塘路。西陵渡。总天涯。不是早潮又是晚潮来。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毛奇龄的《相见欢·其三·怀人》描绘了秋天登高远望的情景,词中融入了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秋风袅袅登台",以秋风起兴,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寂寥的氛围,词人独自登高,显得形单影只。"强徘徊"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犹豫和留恋,他试图通过徘徊来延缓离别之情。

"两两鸳鸯飞去几时回"运用鸳鸯比翼双飞的意象,象征着与所怀念之人分离的无奈,以及对重逢的期盼。"钱塘路。西陵渡。总天涯"进一步描绘了空间上的遥远,钱塘江路和西陵渡口都指向词人与心上人相隔的广阔天地,暗示了相见之难。

最后两句"不是早潮又是晚潮来"借潮水的涨落象征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词人对时光荏苒、佳期难再的感慨。整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词人怀人之情的深沉与绵长。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霜天晓角(其一)同丁大声、史宪臣、徐徽之、蔡大敬、来成夫登望京门楼

平沙十里。滚滚江潮水。

横下秋鹰如削,短草岸,朔风起。栏杆人共倚。

旧关何处是。记得西施,去路残阳外,碧烟里。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押[纸]韵

霜天晓角(其二)晓起

柳烟如织。病起逢寒食。

昨夜东风吹紧,花梢上,雨来急。晓开铜镜立。

镜光涵晓色。惊见浓云堆下,梨花月,一轮白。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丑奴儿令(其一)妓席送酒

玉瓶春暖酴醾浅,艳杀青哥。窄袖摩挲。

早把空杯弄钿螺。擎来误湿双条脱,重泻金波。

斜对银河。唱罢甘州奈若何。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丑奴儿令(其二)

珠绳初挂银河泻,花满中庭。露满中庭。

懒向庭前看月明。山屏几褶孤眠久,梦也难凭。

醒也难凭。翻愿今宵梦不成。

形式: 词牌: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