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浙江

前船后船未相及,五两头平北风急。

飞沙卷地日色昏,一半征帆浪花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缉]韵

翻译

前面的船和后面的船彼此来不及靠近,桅杆上的旗帜在疾烈的北风中摇摆。
飞扬的沙尘席卷大地,天色变得昏暗,半片征帆上沾满了浪花。

注释

前船:指航行在前面的船只。
后船:指航行在后面的船只。
未相及:没有相互接近。
五两头:古代船上的一种轻便风向标,形状像鹅,由五两(约250克)铅或锡制成。
北风急:北风猛烈。
飞沙卷地:形容风大,沙土飞扬,连地都似乎被卷起。
日色昏:天色变得昏暗。
征帆:远行的船帆,象征着征战或长途跋涉。
浪花湿:帆被浪花打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急促行进中的船只与逆境交锋的情景。"前船后船未相及,五两头平北风急"表明船队在北风的逼迫下紧急航行,但连续的船只之间还未能形成有效的互助与配合。这里的“五两”可能是指船上的某种部分或装备,"头平"则强调了这种紧张状态下的平稳应对,而"北风急"则突出了环境的险恶。

接着,“飞沙卷地日色昏,一半征帆浪花湿”进一步渲染了这场面中的荒凉与艰辛。"飞沙卷地"形象地描绘了狂风巨浪的威力,"日色昏"则暗示了一种时间紧迫和视野受限的情境。而“一半征帆”可能意味着船只在恶劣天气中依然坚持航行,但只能勉强展开帆布的一半,以适应风暴的冲击。最后,“浪花湿”则是对海面波涛汹涌和水花四溅的生动描绘,增添了场景的危险与挑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强风急浪中船队航行情形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不畏艰难、奋力前行的人物精神面貌。

收录诗词(337)

卢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 字:允言
  • 籍贯: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
  • 生卒年:739年—799年

相关古诗词

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

山头曈曈日将出,山下猎围照初日。

前林有兽未识名,将军促骑无人声。

潜形踠伏草不动,双雕旋转群鸦鸣。

阴方质子才三十,译语受词蕃语揖。

舍鞍解甲疾如风,人忽虎蹲兽人立。

歘然扼颡批其颐,爪牙委地涎淋漓。

既苏复吼拗仍怒,果叶英谋生致之。

拖自深丛目如电,万夫失容千马战。

传呼贺拜声相连,杀气腾凌阴满川。

始知缚虎如缚鼠,败虏降羌生眼前。

祝尔嘉词尔无苦,献尔将随犀象舞。

苑中流水禁中山,期尔攫搏开天颜。

非熊之兆庆无极,愿纪雄名传百蛮。

形式: 古风

赋得白鸥歌送李伯康归使

积水深源,白鸥翻翻。倒影光素,于潭之间。

衔鱼鱼落乱惊鸣,争扑莲丛莲叶倾。

尔不见波中鸥鸟闲无营,何必汲汲劳其生。

柳花冥濛大堤口,悠扬相和乍无有。

轻随去浪杳不分,细舞清风亦何有。

似君换得白鹅时,独凭阑干雪满池。

今日还同看鸥鸟,如何羽翮复参差。

复参差,海涛澜漫何由期。

形式: 古风

慈恩寺石磬歌

灵山石磬生海西,海涛平处与山齐。

长眉老僧同佛力,咒使鲛人往求得。

珠穴沈成绿浪痕,天衣拂尽苍苔色。

星汉徘徊山有风,禅翁静扣月明中。

群仙下云龙出水,鸾鹤交飞半空里。

山精木魅不可听,落叶秋砧一时起。

花宫杳杳响泠泠,无数沙门昏梦醒。

古廊灯下见行道,疏林池边闻诵经。

徒壮洪钟秘高阁,万金费尽工雕凿。

岂如全质挂青松,数叶残云一片峰。

吾师宝之寿中国,愿同劫石无终极。

形式: 古风

颜侍御厅丛篁咏送薛存诚

玉干百馀茎,生君此堂侧。

拂帘寒雨响,拥砌深溪色。

何事凤皇雏,兹焉理归翼。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