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白鸥歌送李伯康归使

积水深源,白鸥翻翻。倒影光素,于潭之间。

衔鱼鱼落乱惊鸣,争扑莲丛莲叶倾。

尔不见波中鸥鸟闲无营,何必汲汲劳其生。

柳花冥濛大堤口,悠扬相和乍无有。

轻随去浪杳不分,细舞清风亦何有。

似君换得白鹅时,独凭阑干雪满池。

今日还同看鸥鸟,如何羽翮复参差。

复参差,海涛澜漫何由期。

形式: 古风

翻译

湖水深深,白鸥翩翩飞翔。倒映在水中的月光洁白无瑕,荡漾在池塘之间。
鸥鸟捕食鱼儿,鱼儿落水发出纷乱的声响,它们争抢着扑向莲丛,莲叶纷纷倾斜。
你看那水中悠闲的鸥鸟无所事事,何必忙碌操劳一生。
柳花在堤口弥漫,与鸥鸟的歌声遥相呼应,有时似乎消失无踪。
鸥鸟轻盈地随着浪花起伏,难以分辨,它们在清风中细舞,又显得如此自由。
就像你那时换得白鹅,独自倚靠栏杆,池塘中雪花满溢。
今天我仍与你一同欣赏鸥鸟,它们的羽毛为何又变得参差不齐。
参差不齐,如同海浪翻滚,何时才能再次相遇。

注释

积水深源:湖水很深的地方。
白鸥翻翻:白色的鸥鸟翻飞。
光素:皎洁的月光。
衔鱼:捕捉鱼儿。
莲丛:生长莲花的丛生之地。
闲无营:悠闲无所事事。
汲汲:急切、忙碌的样子。
柳花冥濛:柳絮飘散,视线模糊。
大堤口:河堤的入口处。
杳不分:难以分辨。
羽翮:羽毛,代指鸥鸟。
海涛澜漫:汹涌的海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乡风光图。开篇“积水深源,白鸥翻翻”便勾勒出一片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水域景象,水面上的白鸥在阳光的照耀下翻飞自如,显得格外灵动。

接下来的“倒影光素,于潭之间”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一自然美景。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显示出水质的清澈与环境的和谐。

“衔鱼鱼落乱惊鸣,争扑莲丛莲叶倾”一句,通过描写鸟儿捕食的生动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紧接着,“尔不见波中鸥鸟闲无营,何必汲汲劳其生”这两句,诗人通过观察那些在水波中悠然自得的白鸥,发出感慨,提醒人们不必过度忙碌,应学会享受生活。

“柳花冥濛大堤口,悠扬相和乍无有”一段描写了春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平和。柳絮随风飞舞,与水面上的波纹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轻随去浪杳不分,细舞清风亦何有”则是对前述景物的进一步描绘。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笔触,传达了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

最后,“似君换得白鹅时,独凭阑干雪满池。今日还同看鸥鸟,如何羽翮复参差”几句,诗人以换羽之鹅比喻友人李伯康的归去,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然美景的怀念。结尾处“复参差,海涛澜漫何由期”则是诗人对于未来与友人的重逢充满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情的友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一种向往,以及对友谊深厚的情感。

收录诗词(337)

卢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 字:允言
  • 籍贯: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
  • 生卒年:739年—799年

相关古诗词

慈恩寺石磬歌

灵山石磬生海西,海涛平处与山齐。

长眉老僧同佛力,咒使鲛人往求得。

珠穴沈成绿浪痕,天衣拂尽苍苔色。

星汉徘徊山有风,禅翁静扣月明中。

群仙下云龙出水,鸾鹤交飞半空里。

山精木魅不可听,落叶秋砧一时起。

花宫杳杳响泠泠,无数沙门昏梦醒。

古廊灯下见行道,疏林池边闻诵经。

徒壮洪钟秘高阁,万金费尽工雕凿。

岂如全质挂青松,数叶残云一片峰。

吾师宝之寿中国,愿同劫石无终极。

形式: 古风

颜侍御厅丛篁咏送薛存诚

玉干百馀茎,生君此堂侧。

拂帘寒雨响,拥砌深溪色。

何事凤皇雏,兹焉理归翼。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和马郎中画鹤赞

高高华亭,有鹤在屏。削玉点漆,乘轩姓丁。

暮云冥冥,双垂雪翎。晨光炯炯,一直朱顶。

含音俨容,绝粒遗影。君以为真,相期缑岭。

形式: 四言诗

送万巨

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

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

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

望断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

形式: 六言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