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风解手即天涯。曲曲青山不可遮。
如此苍茫君莫怪,是归家。
阊阖相迎悲最苦,英雄知道鬓先华。
更欲徘徊春尚肯,已无花。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归隐田园的心境和情感。开篇“东风解手即天涯”一句,便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情怀。接着,“曲曲青山不可遮”则展示了诗人面对的自然景观,青山如画,不可遮蔽,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无尽的赞美。
“如此苍茫君莫怪,是归家。”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归隐之心,他将自己比作大自然的一部分,感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这里的“是归家”,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回归,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归属。
“阊阖相迎悲最苦,英雄知道鬓先华。”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英雄迟暮的感慨。阊阖,即古代城门前的栏杆,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而“英雄知道鬓先华”则是说英雄也明白头发早已斑白,青春易逝。
最后两句,“更欲徘徊春尚肯,已无花。”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留恋之情,但现实中春天已经过去,即使想要再去徘徊,也是徒劳,因为花朵已经凋零。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更寓意着时间流逝和人生易老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山色、东风、青山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以及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怀与哲理的佳作。
不详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素娥醉语曾留。又中秋。待得重圆谁妒、两悠悠。
向愁旱,今愁水,没中洲。看取明朝晴去、不须愁。
何年似永和年。记湖船。如此晴天无处、望新烟。
江南女,裙四尺,合秋千。昨日老人曾见、久潸然。
犹疑薰透帘栊。是东风。不分榴花更胜、一春红。
新雨过,绿连空。蝶飞慵。闲过绿阴深院、小花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