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松

偃蹇岁寒姿,盘屈当虚棂。

苍皮络紫藓,翠色摇青冥。

中藏六月雪,下伏千载苓。

酷暑亦何畏,隆冬愈加青。

老骨存蛟龙,繁枝庇林坰。

不幸失所依,流祸延丙丁。

恩深感雨露,犹足扬王庭。

天风西南来,慎勿惊山灵。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历经岁月沧桑的古松,其形象生动,寓意深远。诗人以“偃蹇岁寒姿”开篇,点出古松虽历经严寒而不倒的坚韧品格。接着,“盘屈当虚棂”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古松盘旋曲折的姿态,仿佛在虚空中撑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苍皮络紫藓,翠色摇青冥”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松苍老而富有生命力的外貌特征,以及它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的景象。“中藏六月雪,下伏千载苓”则进一步强调了古松的顽强生命力,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能保持生机,如同深藏于地下的千年茯苓一般。

“酷暑亦何畏,隆冬愈加青”两句,直接赞美了古松不畏酷暑严寒的品质,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古松始终保持着青翠的色彩,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气度。“老骨存蛟龙,繁枝庇林坰”则将古松比作蛟龙,不仅赞扬了它的古老与强大,还突出了它为林间生灵提供庇护的慈爱之心。

然而,“不幸失所依,流祸延丙丁”两句,似乎暗示了古松遭遇的不幸,可能是指它失去了生长的环境或支撑,导致了某种灾祸的蔓延。尽管如此,诗人并未就此沉沦,而是表达了对古松的深深同情和敬意:“恩深感雨露,犹足扬王庭。”这句诗意味着即使古松遭受了不幸,但它的存在依然值得人们感激和尊敬,如同接受了上天的恩赐一般。

最后,“天风西南来,慎勿惊山灵”一句,提醒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要尊重并保护自然界的生物,不要轻易打扰它们的宁静生活。整首诗通过对古松的描绘,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伟大与壮丽,也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16)

舒頔(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dí)(一三○四~一三七七),绩溪。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 字:道原
  • 籍贯:(今属安徽省)

相关古诗词

木槿

爱花朝朝开,怜花暮即落。

颜色虽可人,赋质无乃薄。

亭亭映清池,风动亦绰约。

彷佛芙蓉花,依稀木芍药。

炎天众芳彫,而此独凌铄。

慰目聊娱情,苍松在岩壑。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送何子舟征官秩满

友朋情若何,最苦是离别。

亲爱不忍舍,临岐语呜咽。

宦游南北州,江海多隔越。

为官不必高,饮酒不必冽。

宽厚长者心,刚强见中辍。

所以甘棠阴,千载称召伯。

形式: 古风

暮秋弥月阴雨新米甚艰晚霁至夜复雨

昏黄天开霁,夜黑雨复作。

天公亦侮人,稔岁变凶恶。

湿薪炊午庖,生稻炒晨镬。

十日九阴雨,何处散吾脚。

况味固不佳,光景亦萧索。

孰云岁功成,尚乃滞耕穫。

倩谁开扶桑,四海一照烁。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子恭凌君仲冬回冷校居讲下醵杯以慰岑寂杯馀偶成

有客美髯子,飘飘双溪来。

手持青芙蓉,笑索梅花开。

语寄宣城谢,句咏都官梅。

日南见子日,征途雪皑皑。

一官勿谓冷,官热非其才。

吾道欣有托,愿言且徘徊。

将何慰岑寂,时供陈尊罍。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