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弥月阴雨新米甚艰晚霁至夜复雨

昏黄天开霁,夜黑雨复作。

天公亦侮人,稔岁变凶恶。

湿薪炊午庖,生稻炒晨镬。

十日九阴雨,何处散吾脚。

况味固不佳,光景亦萧索。

孰云岁功成,尚乃滞耕穫。

倩谁开扶桑,四海一照烁。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元末明初时期,面对连续一个月的阴雨天气,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困境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无常与人类生活的艰辛。

首句“昏黄天开霁,夜黑雨复作”描绘了雨后天晴,但夜晚又再次下雨的情景,暗示了天气的反复无常。接着,“天公亦侮人,稔岁变凶恶”表达了对自然界的不满,认为即使是丰收之年也因天气原因变得艰难。接下来的几句“湿薪炊午庖,生稻炒晨镬”描述了人们在恶劣天气下维持生计的不易,需要使用湿木烧火做饭,生稻米直接炒食以应对食材的稀缺。

“十日九阴雨,何处散吾脚”表达了作者对长时间阴雨天气的厌倦,渴望能够外出活动的心情。“况味固不佳,光景亦萧索”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压抑与生活的单调。最后,“孰云岁功成,尚乃滞耕穫。倩谁开扶桑,四海一照烁”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同时也对如何改变现状感到迷茫,希望有人能像开启太阳一样,为世界带来光明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出路的坚韧精神。

收录诗词(116)

舒頔(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dí)(一三○四~一三七七),绩溪。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 字:道原
  • 籍贯:(今属安徽省)

相关古诗词

子恭凌君仲冬回冷校居讲下醵杯以慰岑寂杯馀偶成

有客美髯子,飘飘双溪来。

手持青芙蓉,笑索梅花开。

语寄宣城谢,句咏都官梅。

日南见子日,征途雪皑皑。

一官勿谓冷,官热非其才。

吾道欣有托,愿言且徘徊。

将何慰岑寂,时供陈尊罍。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中秋对月无酒怅然孤吟

对月惜无酒,怅然负良宵。

而我郁居此,时世俱无聊。

举头问明月,桂影东林高。

南箕粲黄道,北斗横青霄。

澹泊固尝事,佳辰何寥寥。

贳酒赏明月,盘中乏膻臊。

何如待九日,醉约柴桑陶。

形式: 古风

头陀寺废

微云漏疏雨,春事将结束。

小径敷落红,长条已栖绿。

行行扣禅关,寂寂攲老屋。

犬吠知客来,岩栖见僧独。

涟漪漾方池,菁葱郁佳木。

立教虽尚空,存心未脱俗。

于世竟何裨,零落归山谷。

极乐迷群生,无生惑三竺。

风光慰羁人,聊此寓游目。

形式: 古风

春晓

月落窗未曙,邻鸡再三啼。

揽衣起徘徊,傍水鸣鸊鹈。

木末雾气薄,花梢露华低。

晨光一开豁,照耀东与西。

隔屋鸟语碎,叫云鹤声齐。

治生不可缓,童仆勤锄犁。

春晓最清淑,竟作春晓题。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