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朝议追咏其亡友园亭三首(其三)

引退元非病,归田却患贫。

躬耕聊自给,知命敢言屯。

好客还师郑,多金不羡秦。

犹能化邻里,殆类葛天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的《和赵朝议追咏其亡友园亭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一位选择退隐的文人,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与选择,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首句“引退元非病”,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并非因疾病而选择退隐,而是出于内心的意愿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接着,“归田却患贫”一句,揭示了回归田园生活后面临的经济压力,体现了生活的不易与选择的复杂性。

“躬耕聊自给,知命敢言屯。”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主人公通过亲自耕种来维持生计,面对生活的艰难,他以“知命”的态度,勇敢地接受并面对困难,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好客还师郑,多金不羡秦。”这里运用了典故,表达了主人公对待友情与财富的态度。他乐于招待朋友,如同郑国的好客之风;对于财富,他并不羡慕他人的多金,体现了其淡泊名利的价值观。

最后,“犹能化邻里,殆类葛天民。”这句话将主人公的形象与古代的葛天民相比较,暗示了他在邻里间有着良好的声誉与影响,他的生活方式和人格魅力甚至超越了古人,达到了一种理想化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智慧与勇气,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实现,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英州碧落洞

千尺琅玕翠入动,神仙已去洞仍存。

寒崖但见悬钟乳,流水无穷泻石门。

未到朱明真洞府,先看峡口小昆崙。

舍舟欲问桃源路,安得渔人与共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昙秀

三年避地少经过,十日论诗喜琢磨。

自欲灰心老南岳,犹能茧足慰东坡。

来时野寺无鱼鼓,去后闲门有雀罗。

从此期师真似月,断云时复挂星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东亭

闭眼黄庭万想归,此心久已息纷驰。

幽居正喜门罗雀,晨起何妨笏拄颐。

自信丹田足梨枣,不忧瘴雨滞茅茨。

三山咫尺承明远,世路榛芜谁与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椰子冠

玉佩犀簪暗网丝,黄冠今习野人仪。

著书岂独穷周叟,说偈还应见祖师。

棕子偶从遗物得,竹皮同使后人知。

平生冠冕非吾意,不为飞鸢跕堕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