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城南僧院

寺对远山起,幽居仍是师。

斜阳通暗隙,残雪落疏篱。

松静鹤栖定,廊虚钟尽迟。

朝朝趋府吏,来此是相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寺庙背靠着远方的山峦,幽静的住所依然是僧人的居所。
夕阳穿过暗淡的缝隙,稀疏的积雪飘落在竹篱笆上。
松树静谧,仙鹤已经栖息稳当,回荡的钟声在空荡的走廊中显得缓慢。
每天早晨,官员们都会来这里,这样的环境对他们来说很合适。

注释

寺:寺庙。
远山:远方的山。
幽居:幽静的住所。
师:僧人。
斜阳:夕阳。
暗隙:暗淡的缝隙。
残雪:稀疏的积雪。
疏篱:竹篱笆。
松静:松树静谧。
鹤栖定:仙鹤栖息。
廊虚:走廊空荡。
钟尽迟:钟声缓慢。
朝朝:每天早晨。
趋府吏:官员们前往官府。
相宜:合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寺庙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寺内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幽深寺院中平淡而又自在生活的向往。

"寺对远山起,幽居仍是师。" 这两句表明寺庙位于远离尘世的高处,隐逸于山林之中,而这种隐居生活正是诗人所追求的境界。

"斜阳通暗隙,残雪落疏篱。" 斜阳透过窗棂投射进室内,显得分外温柔;而残留的雪花轻轻飘落在竹篱旁,是冬日宁静生活的一幅画面。

"松静鹤栖定,廊虚钟尽迟。" 松树下鹤已栖息,不再有不安的心情;空旷的寺庙走廊中,钟声悠长而舒缓,时间似乎也变得不那么紧迫。

"朝朝趋府吏,来此是相宜。"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官职生活的厌倦,而选择来到这座寺院寻找心灵的安宁之所。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过钦上人院

有相无相身,唯师说始真。

修篁半庭影,清磬几僧邻。

古壁丹青落,虚檐鸟雀驯。

伊余求了义,羸马往来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过稠上人院

清羸一饭师,闲院亦披衣。

应诏常翻译,修心出是非。

雪中疏磬度,林际晚风归。

蔬食常来此,人间护净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别李馀

病童随瘦马,难算往来程。

野寺僧相送,河桥酒滞行。

足愁无道性,久客会人情。

何计羁穷尽,同居不出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别春

留春不得被春欺,春若无情遣泥谁。

寂寞自疑生冷病,凄凉还似别亲知。

随风未辨归何处,浇酒唯求住少时。

一去近当三百日,从朝至夜是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