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观杖牛

清霜凉初曙,高门肃无哗。

行树迎初日,微风转高牙。

兹辰亦何辰,见此气候嘉。

有司谨春事,象牛告田家。

微和被广陌,缨弁扬蕤葩。

伐鼓众乐兴,剡剡彩杖加。

盛仪适未已,观者何纷拿。

因思古圣人,时儆在不差。

礼实久已废,所重存其华。

吾非鲁观宾,胡为亦咨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清晨寒霜带来初升的曙光,豪门深宅静悄悄无声。
行道旁的树木迎接朝阳,微风轻拂枝头仿佛在欢唱。
这样的日子真是好时节,见到这般宜人的气候多么欣喜。
官吏们认真筹备春天的农事,就像牛儿告知田间人家。
温暖的气息覆盖宽广的道路,官员们的冠冕上花朵盛开。
众人击鼓奏乐气氛热烈,鲜艳的彩杖增添节日的繁华。
盛大的仪式还未结束,观看的人群熙熙攘攘。
不禁想起古代圣贤,他们时刻警醒,从不懈怠。
礼仪虽然久已废弃,但重要的精神我们仍要保留。
我并非鲁国的宾客,为何也会为此感叹不已。

注释

清霜:清晨的寒霜。
初曙:黎明。
肃无哗:安静无声。
行树:路边的树木。
微风转高牙:微风吹过树梢。
兹辰:这个时辰。
象牛告田家:象征着农事的开始。
微和:轻微的和煦。
缨弁:官员的帽饰。
伐鼓:击鼓庆祝。
观者:观看的人。
古圣人:古代的圣贤。
礼实久已废:礼仪已经废弃。
鲁观宾:鲁国的宾客,比喻有见识的人。
咨嗟:叹息、感慨。

鉴赏

这首宋诗《立春观杖牛》是韩维所作,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官府举行仪式庆祝立春的场景。诗人通过"清霜凉初曙,高门肃无哗",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庄重气氛。"行树迎初日,微风转高牙",以自然景象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树木迎接朝阳,微风轻轻吹过仪仗队列。

"兹辰亦何辰,见此气候嘉",诗人感慨这样的好时节,官员们认真地进行春耕的象征——杖牛仪式,提醒农民开始新的一年农事。"微和被广陌,缨弁扬蕤葩",描述了和煦的春风吹过宽阔的道路,官员们的服饰鲜艳,增添了节日的色彩。

"伐鼓众乐兴,剡剡彩杖加",鼓声响起,音乐欢腾,彩色的杖头装饰更加醒目。然而,诗人并未止于表面的热闹,"盛仪适未已,观者何纷拿",他深感仪式虽盛大,但古代圣人的礼仪精神已经久违,仅存形式之美。

最后,诗人自谦并非鲁国的观光者,却也忍不住感叹"礼实久已废,所重存其华",表达了对传统礼制衰落的忧虑。整首诗寓含对古代文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情怀。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仲连兄治南堂

予生乏时用,惟懒性所便。

强挽亦已退,虽鞭讵能前。

有园不盈亩,正在居南偏。

荒埋日失治,坐惜嘉观捐。

伯氏解官守,燕居此回旋。

芟芜属时暇,斫枯候春妍。

面堂一径直,夹树兰与荃。

畚土艺佳卉,沼盆注清泉。

东风过墙头,朱白争繁鲜。

芬香四飘散,蝶蜂来飞翾。

向时疏懒人,游步始连连。

微勤不少施,胜赏得以专。

才劳拙者逸,此固物理然。

作诗代俳笑,以继南华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仲夏田家

仲夏农务急,老壮纷盈畴。

上天无愆沴,登我蚕与麰。

晨兴腰镰出,子妇向田头。

绿树绕阡陌,当昼岂暇休。

柔丝缫满盆,新实已可羞。

归来一欢笑,卒岁期无忧。

为民各有业,处世无异谋。

但愿岁尝然,囷廪有乾糇。

糟床注浊酒,邻里日相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伏日同当事诸君饮延祥观

适郊惮勤远,近市厌喧局。

纷然异趋向,日晏靡宁足。

回车憩琳馆,邂逅得所欲。

凉飙飒生林,飞雨时度竹。

醇醪挹云浆,佳果咀冰玉。

欢争校奕棋,谈笑追割肉。

兹辰著休令,嬉燕动辇毂。

聊从一时乐,庶以同厥俗。

形式: 古风

会圣宫

驱车□□□,回首望陵树。

冈原何郁盘,左右瞰龙□。

□□□□□,□此延真驭。

冠山崇朱堂,面洛□□□。

□□□□璧,铁马有馀怒。

深沉风尘表,想□□□□。

□朝尚仁俭,供养事殊古。

充邑无豪宗,埋枕废嫔御。

寂寞歌舞音,飞花乱红素。

小臣骇奇观,恍若梦帝所。

巍巍列圣业,欲颂惭非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