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

为爱江头碧玉林,生绡移入小斋深。

轩屏得此数竿足,淇澳从教千亩阴。

幸免雪霜侵直干,不妨木石伴虚心。

苏仙文老成寥落,安得高人为赏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墨竹》由元代诗人应梦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墨竹之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独到见解。

首句“为爱江头碧玉林”,以“江头碧玉林”比喻墨竹,形象地描绘出墨竹在江边生长的姿态,如同碧玉般清雅脱俗,流露出诗人对墨竹的喜爱之情。接着,“生绡移入小斋深”一句,将墨竹画作比作生绡,生动地表现了墨竹被移入书房深处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氛围。

“轩屏得此数竿足,淇澳从教千亩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墨竹在书房中的作用与价值。数竿墨竹不仅装饰了书房,还带来了清凉的阴凉,仿佛淇澳千亩竹林的意境,展现了墨竹的实用与审美双重价值。

“幸免雪霜侵直干,不妨木石伴虚心”则表达了墨竹坚韧不屈的品质和与世无争的品格。墨竹虽身处书房,却能幸免于雪霜的侵袭,象征着其坚韧的生命力;同时,它与木石相伴,象征着其谦逊与淡泊的心境。

最后,“苏仙文老成寥落,安得高人为赏音”一句,借用了苏轼(苏仙)和文同(文老)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有高人能欣赏墨竹之美的愿望,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社会环境的感慨,以及对真正懂得欣赏自然之美的知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墨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墨竹的外在美,更深入探讨了其内在的品质与精神,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

应梦虎(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唱名日与同年赋诗

龙烛辉煌五夜阑,花迎仙仗拥千官。

胪音雷动蓬瀛曙,戟卫霜明殿陛寒。

风定玉炉香影直,日高金榜墨痕乾。

甲科不入微臣梦,三策深期子细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宋定远赴京并柬翰苑诸友

桃花浪暖鲤鱼跳,送别殷勤折柳条。

一角祥麟符汉武,千金骏马出燕昭。

丰城剑气干南斗,长乐钟声和早朝。

若到銮坡烦寄语,江南烟雨老渔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方永叔往教渝州

词采年来比贾终,石渠东观未能容。

今君乘驿西南去,我欲为云上下从。

峡涌春涛飞霹雳,天开晴崿削芙蓉。

江山险壮犹今昔,遗恨难平有卧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宿州作

闻道苻离睢上居,主人从谏击毬疏。

遗风谩诧朱鸡石,故事犹传白兔书。

民起废桥闻渡虎,官开响泊为求鱼。

屯田好在斜阳外,一带青山接北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