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名日与同年赋诗

龙烛辉煌五夜阑,花迎仙仗拥千官。

胪音雷动蓬瀛曙,戟卫霜明殿陛寒。

风定玉炉香影直,日高金榜墨痕乾。

甲科不入微臣梦,三策深期子细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罗朋所作的《唱名日与同年赋诗》描绘了科举考试中唱名日的壮观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科举制度下的一幕。

首联“龙烛辉煌五夜阑,花迎仙仗拥千官”,以“龙烛”象征皇帝的威严,“五夜阑”点出时间已至深夜,而“花迎仙仗”则描绘了花儿在仙人驾临时的迎接姿态,营造出庄重而神圣的氛围。“拥千官”则表现了众多官员簇拥的情景,凸显了科举考试的规模宏大。

颔联“胪音雷动蓬瀛曙,戟卫霜明殿陛寒”,进一步描绘了唱名仪式的场景。其中“胪音雷动”形容唱名时声音之大,如同雷鸣,体现了仪式的庄重与隆重。“蓬瀛”是传说中的仙境,这里借指考场,暗示考生们如同进入仙境一般,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戟卫霜明殿陛寒”则通过“霜明”和“寒”字,形象地描绘了考场内外的环境,既突出了科举考试的严肃性,也暗示了考生们在寒冷中坚持追求知识的决心。

颈联“风定玉炉香影直,日高金榜墨痕乾”,转而描写考试结束后的情景。风停后,玉炉中的香烟笔直上升,象征着考试的公正与纯洁;“日高”则表明时间已经过去,而“金榜墨痕乾”则预示着考试结果即将揭晓,考生们的命运也将随之改变。

尾联“甲科不入微臣梦,三策深期子细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参与科举考试的遗憾,同时也对那些能够参加并有望高中的人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仔细审视自己的策略,为未来做好准备。这一联既有个人的感慨,也蕴含了对科举制度的尊重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科举考试的壮观场面,还蕴含了对知识追求的赞美、对公平正义的向往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子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

罗朋(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宋定远赴京并柬翰苑诸友

桃花浪暖鲤鱼跳,送别殷勤折柳条。

一角祥麟符汉武,千金骏马出燕昭。

丰城剑气干南斗,长乐钟声和早朝。

若到銮坡烦寄语,江南烟雨老渔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方永叔往教渝州

词采年来比贾终,石渠东观未能容。

今君乘驿西南去,我欲为云上下从。

峡涌春涛飞霹雳,天开晴崿削芙蓉。

江山险壮犹今昔,遗恨难平有卧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宿州作

闻道苻离睢上居,主人从谏击毬疏。

遗风谩诧朱鸡石,故事犹传白兔书。

民起废桥闻渡虎,官开响泊为求鱼。

屯田好在斜阳外,一带青山接北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题董泰初长江伟观图

往岁曾登北固楼,遥看天际白云浮。

天分吴楚波涛阔,山涌金焦树木稠。

落日放船过赤壁,清秋骑鹤上扬州。

于今高卧篷窗底,展卷令人忆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