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

古砌风生处,空斋夜雨时。

不因情最澹,那得意无疑。

绿影清宜水,繁阴冷近帷。

露华迟素月,閒澹学书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芭蕉在古砌风生、夜雨空斋的环境中所展现出的独特韵味与意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芭蕉的绿影、繁阴、露华等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淡雅的氛围。

首句“古砌风生处”,以“古砌”点明环境的古老与静谧,“风生”则暗示了微风轻拂,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机与动态感。接下来“空斋夜雨时”,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雨滴敲打的节奏,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不因情最澹,那得意无疑”两句,诗人借芭蕉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追求与认同。芭蕉在这样的环境下显得尤为宁静,其绿影与清冷的氛围相得益彰,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绿影清宜水,繁阴冷近帷”描绘了芭蕉在水边生长的情景,绿叶倒映水中,与水面形成和谐的画面;同时,繁茂的枝叶在夜幕下投下的阴影,与周围的帷幔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既冷寂又带有几分神秘的美感。

最后,“露华迟素月,闲澹学书词”两句,诗人以露珠与月光的交融,以及学习书写诗句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平静。露珠在月光下缓缓滑落,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而“学书词”则体现了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观察与感悟,将其转化为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芭蕉在特定环境下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

释今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夜望月

群峰摇夜翠,当夏亦凄清。

石壁分馀霭,疏林透薄明。

欲到板桥去,坐闻幽涧声。

柴门开复掩,飒飒谷风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登滕王阁

秋深南浦一帆回,高阁临江复壮开。

孤屿乍晴云独去,寒潭初静雁飞来。

废兴多少同怀古,吟眺流连总爱才。

遥忆子安词赋地,夕阳歌舞易相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王人土

高歌每忆王昙首,羡尔清狂世所稀。

看竹定寻何处宅,问禅应向远山归。

客来相访犹荒径,赋就孤吟尚褐衣。

秋岳独期淩翮至,可堪重恋旧苔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将入匡庐留别社中诸子

十年浪迹事俱非,会向烟霞洞壑归。

瓢笠不辞行路涩,琴书长与故人违。

鹿门妻子皈空尽,阳羡田庐举手挥。

此去东林胜犹在,白莲依旧赏心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