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行

秦肉六国啖神州,六国之士皆秦雠。

剑一发,亡荆轲,筑再举,诛渐离。

博浪沙中中副车,仓海神人无奈何。

自言王者定不死,岂知天意亡秦却在此。

陨石化,山鬼言,天意茫茫安可论。

扶苏未出监上郡,始皇不死雠人刃。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秦皇行》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以历史视角审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功过。开篇“秦肉六国啖神州”以夸张手法描绘秦始皇吞并六国的壮举,形象地将六国比作被秦始皇吞噬的肉块,展现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气势与决心。

接着,“六国之士皆秦雠”一句揭示了秦始皇对六国士人的敌视,暗示了其统治的残酷性。随后,诗人通过列举荆轲、渐离等历史人物的悲剧,以及张良刺杀秦始皇未遂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秦始皇统治下的血腥与恐怖。

“自言王者定不死,岂知天意亡秦却在此”两句,表达了对秦始皇自信不凡的讽刺,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最后,“陨石化,山鬼言,天意茫茫安可论”则以自然界的奇观和神话传说,象征着历史的神秘与不可完全理解,而“扶苏未出监上郡,始皇不死雠人刃”则暗指秦始皇若能早些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许能避免最终的灭亡。

整首诗通过对秦始皇及其统治的反思,展现了顾炎武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独特见解,以及对权力、命运与历史规律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墟里

昔有周大夫,愀然过墟里。

时序已三迁,沈忧念方始。

乃知臣子心,无可别离此。

自经板荡馀,一再见桃李。

春秋相代嬗,激疾不可止。

慨焉岁月去,人事亦转徙。

古制存练祥,变哀固其理。

送终有时既,长恨无穷已。

岂有西向身,未昧王裒旨。

眷言托风人,言尽愁不弭。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塞下曲(其一)

赵信城边雪化尘,纥干山下雀呼春。

即今三月莺花满,长作江南梦里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塞下曲(其二)

一从都尉生降去,夜夜魂随塞雁芦。

陛下宽仁多不杀,可能生入玉门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海上行

大海天之东,其处有黄金之宫,上界帝子居其中。

欲往从之,水波雷骇。几望见之,以风为解。

徐福至彼,止王不来。

至今海上人,时见城郭高崔嵬。

鼋鼍喷沫,声如宫商。日月经之,以为光明。

或言有巨鱼,身如十洲长。

几化为龙不可当,一旦失水愁徬徨。

北冥之鲲,有耶无耶。

又言海中之枣大如瓜,枣不实,空开花。

但见鲸鱼出没,凿齿磨牙。

昔时童男女,一去不回家。

东浮大海难复难,不如归去持鱼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