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杴

柄头掌木尽宽平,谷实抄来忌满盈。

苗夏耰锄方用事,几回高阁待秋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木杴》由元代诗人王祯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农事活动中的一个场景,展现了古代农民对土地和作物的深厚情感与智慧。

“柄头掌木尽宽平”,开篇以“柄头”和“掌木”为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农具的形状和使用时的状态。这里的“宽平”不仅指农具的外形特征,也暗含了农人对土地的尊重与和谐共处的理念。“谷实抄来忌满盈”,进一步描述了农人在收获谷物时的谨慎态度,强调了节制与适度的重要性,避免过度采集导致资源的浪费或自然生态的破坏。

“苗夏耰锄方用事”,转而描述了农事活动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耕种与除草。在夏季,农人们利用耰锄进行田间管理,确保作物健康成长。这里“用事”一词生动地表现了农具在特定季节和情境下的作用与价值。

“几回高阁待秋成”,最后以“高阁”象征丰收的期待,表达了农人们对未来收获的憧憬与耐心等待。这句诗将整个农事活动的周期性与农人的辛勤付出联系起来,体现了他们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农耕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以及农人在劳动中体现出来的智慧、耐心与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收录诗词(52)

王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创物各有名,薅器即云耨。

壅厚破蚁封,啄深过鸟咮。

护苗如养贤,去草极击寇。

曾闻伛偻翁,功毋求速就。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古铲惟制小,颇逾锄耨功。

今于古制异,用亦差不同。

沟田垄攲仄,他刃诚难攻。

制器度地宜,创物须良工。

长柄加阔首,圆柄投直銎。

畎亩耀吐月,肘腋凌轻风。

务进同撞戈,再前随换踪。

覆茇易反掌,剸地深潜锋。

已令土膏润,旋看蔓草空。

要处薅薙外,不离耘芓中。

养苗成此稼,去秽利吾农。

无田非力辟,有具致时丰。

尝见燕赵北,亦传辽池东。

远近或未识,图谱容相通。

形式: 古风

薅马

尝见儿童喜相迓,抖擞繁缨骑竹马。

今落田家薅具中,髣髴形模悬跨下。

头尾微昂如据鞍,腹胁中虚深仰瓦。

乘来垄上敛褰裳,借竹于人宽两髁。

初无鞭辔手不施,只有丛草常满把。

昔闻坡老歌秧田,以木为躯名我假。

虽云制度各殊工,不出同涂趋稼野。

岂无燕市骐骥材,千里驱驰汗如泻。

亦有尚厩麒麟姿,路乘一鸣何似哑。

争如寓器干同宫,刍秣不烦殃咎寡。

又如画幅出龙媒,过目徒教费模写。

尤疑铁骑响风檐,聒耳胡为劳铸冶。

岂知创物利于民,独有老农真智者。

朝骑暮去有常程,暑月奔忙非夏庌。

荼蓼朽止方告劳,杳不闻期驯里厦。

回看所历稼如云,拟贺丰穰奏豳雅。

功成翻为一长嗟,控御由人多用舍。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制形类短镰,名义因声闻。

总秸既异赋,禾藁惟中分。

虽云一钩铁,解空千亩云。

小材有大用,乘时策奇勋。

苟无遽弃捐,磨砺以须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