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钩帘幕昼沉沉,难向庸医话病深。
不识诗人容易病,一春花鸟总关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宗羲在五月二十八日的心情和境况。他不愿拉开窗帘,让白天的光线透入,显得室内阴暗沉闷,暗示着他的内心可能正处在一个沉重或困扰的状态。他不愿意向普通的医生详细倾诉自己的病情,可能是因为对庸医的能力缺乏信任,或者疾病的复杂难以言表。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作为一个诗人,他对自然界的花鸟有着深厚的情感,春天的美景和鸟鸣都牵动着他的心绪,这可能是疾病之外的另一种精神寄托。这种对生活的敏感和细腻,反映出诗人的文化修养和情感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和诗人的心态流露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黄宗羲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对生活美的关注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不详
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一字德冰,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不识山村路纵横,但随流水小桥行。
一春尚未闻黄鸟,玉女峰前第一声。
弁阳片石出塘栖,馀墨犹然积水湄。
一半已书亡宋事,更留一半写今时。
剩水残山字句饶,剡源仁近共推敲。
砚中斑驳遗民泪,井底千年恨未销。
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
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
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