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苏过所作,名为《寄题任况之樗翁轩诗》。诗中以“豫章”起兴,比喻人如树木般成长,既有高远的志向,也有潜在的才能。然而,“豫章”最终免不了被砍伐的命运,这象征着才华横溢之人往往遭受命运的不公。诗人通过“豫章”的遭遇,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的感慨。
接着,诗人以“樗与栎”为例,它们虽无华美之姿,却能自然生长,不被外物所累,最终得以保全自我。这寓意着平凡的生活或许更能让人安心,不必为追求名利而疲于奔命。
诗人最后表达了自己愿意像“樗与栎”一样,隐居于官市之中,过着简单自在的生活,远离世俗的劳苦。他甚至自比陶渊明,向往田园生活,不愿为官场的劳碌所累。同时,诗人也羡慕任公子(古代传说中的钓鱼高手)能够悠然自得地生活,不受外界干扰。
整首诗通过对树木和人物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才华被压抑的无奈和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自然和内心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