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乱补述六首(其一)

王屋沈沈者,翻闻篝火鸣。

潢池纷盗弄,枉矢竟流行。

白棓天魔舞,丹书鬼卒名。

人言十常侍,内应早连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京乱补述六首(其一)》,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深刻忧虑与反思。

诗中以“王屋沈沈者”开篇,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京城比作深沉的王屋山,暗示京城的局势沉重而复杂。接着,“翻闻篝火鸣”,描述了在暗夜中,篝火的声响打破了宁静,象征着隐秘的反抗或起义活动正在发生。这种隐喻手法,巧妙地传达了社会底层人民对现状的不满和反抗意识。

“潢池纷盗弄,枉矢竟流行”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社会动荡的景象。潢池,原指古代的池塘,这里借指混乱的局势;“盗弄”则形象地描绘了盗贼的猖獗行为。而“枉矢”则是比喻不公正的行为,暗示社会正义被践踏,不公现象泛滥。

“白棓天魔舞,丹书鬼卒名”两句,继续深化主题。白棓,象征正义的力量;天魔舞,暗示邪恶势力的猖獗。丹书,代表正义和真理;鬼卒名,则指邪恶的追随者。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正义与邪恶力量之间的斗争。

最后,“人言十常侍,内应早连盟”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当时政治腐败的批判。十常侍,是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的一群宦官,他们操纵朝政,贪污腐化,是当时社会黑暗面的典型代表。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内部腐败势力的谴责,并暗示了这些势力可能与外部叛乱势力勾结,共同威胁国家稳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动荡的生动描绘,以及对腐败势力的深刻批判,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正义的强烈追求。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京乱补述六首(其二)

一炬咸阳火,群飞京洛尘。

自天来剑侠,无地立环人。

囊射匈奴血,鞭麾小婢神。

将军三十六,妖服尽黄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京乱补述六首(其三)

天竟生颓祸,人争唱《董逃》。

空闻宣虎节,莫肯解牛刀。

举国成狂病,群官作贼曹。

驴王兼狗相,踊跃喜同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京乱补述六首(其四)

万国纷驰檄,传闻客馆攻。

鱼枯将海涸,龙睡尚天聋。

雷斗枪云黑,星飞弹雨红。

不堪掘残冢,肆虐到神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京乱补述六首(其五)

亦有诛奸疏,泣陈王室尤。

裂麻要帝诺,攀槛碎臣头。

月晕蓬星见,山倾铁血流。

终看胡骑入,抉眼在城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