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滩(其三)

暮帆齐落喧鸣铙,村人堵立林塘坳,利箭在箙弦在弰。

不知何山逐獐鹿,亘天野火烧黄茅。

形式: 古风 押[肴]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十八滩之一的壮丽景色与生动场景,展现了清末时期南方水乡的独特风貌和自然景观。

首句“暮帆齐落喧鸣铙”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船只归航的画面,船帆整齐地降落,伴随着锣鼓声的喧闹,营造出一种繁忙而热烈的氛围。接着,“村人堵立林塘坳”则转向对岸边村民的描写,他们聚集在树林和池塘的低洼处,等待着船只靠岸,表现出了乡村生活的淳朴与热闹。

“利箭在箙弦在弰”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船只比作射出的箭,弦比作拉紧的弓,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水面快速前进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航行中的紧张与速度感。

“不知何山逐獐鹿,亘天野火烧黄茅”则是对远处景象的描绘。诗人并未直接描述山中追逐獐鹿的场景,而是通过“不知”二字,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用“亘天野火”描绘了一片广阔的野火燃烧的景象,与“黄茅”相呼应,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原始力量与生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十八滩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既有动态的描绘,也有静态的刻画,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既壮阔又宁静的意境。

收录诗词(6)

顾文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八滩(其四)

危矶千丈蔽天宇,长年日晚忽停橹,月逆行云吞复吐。

虎伥啼过断人声,丛莽中间伏强弩。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十八滩(其五)

烟中捩舵水倒冲,千篙争力怖杀侬,森森石齿排剑锋。

人言险滩最天柱,水底白日蟠蛟龙。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榆皮行

井庐无烟野无草,万户嗷嗷缺一饱。

村南村北总成群,去剥榆皮行及早。

何人括尽榆荚钱,枯干只剩榆皮坚。

榆皮可食少官税,悔不种地成榆田。

枝头聚雀泣相语,新长嫩芽君莫取。

雀乎雀乎慎勿争,我辈舍榆方掘鼠。

形式: 古风

留别吴门诸子二首(其一)

夕阳衰柳系归桡,离思孤随雁影飘。

岂类穆生忘没醴,自伤伍相久吹箫。

游云变灭元无定,盘谷宽闲实见招。

只惜旧时诸伴侣,春灯花下隔吟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