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耕书来言时贵有求观余所著书者答示

年来行止类浮萍,虽有留书未杀青。

世事粗谙身巳老,古音方奏客谁听。

儿从死父传楹语,帝遣生徒受壁经。

投笔听然成一笑,春风绿草满阶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的作品,题为《次耕书来言时贵有求观余所著书者答示》。诗人以自身漂泊不定的生活为喻,自比为“年来行止类浮萍”,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他提到虽然留下了一些著作(“虽有留书未杀青”),但自己已年老体衰,对世事有了深刻的理解(“世事粗谙身巳老”),然而这些古老的见解(“古音”)却难以被当世之人理解和接纳(“古音方奏客谁听”)。

诗中还提及儿子从亡父那里继承了遗训(“儿从死父传楹语”),以及皇帝派遣学生学习他的著作(“帝遣生徒受壁经”),这既是对后人的期望,也是对自己学术成就的一种肯定。最后,诗人以轻松的心态看待这一切,表示放下笔墨,任由春风绿草充满阶庭,展现出一种超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投笔听然成一笑,春风绿草满阶庭”)。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以及对学术传承的执着与淡然。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冬至寓汾州之阳城里中尉敏滹家祭毕而饮有作(其一)

岁时常祭祀,朝夕自饔飧。

尚是先人祚,谁非故国恩。

枯畦残宿雪,冻树出初噋。

奠醊求何所,邻家借小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冬至寓汾州之阳城里中尉敏滹家祭毕而饮有作(其二)

流离踰二纪,怆恍历三都。

堕甑煤还拾,承槽酒旋沽。

荒庭依老桧,空谷遗生刍。

白发偕宗叟,相看道不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冬至寓汾州之阳城里中尉敏滹家祭毕而饮有作(其三)

王孙犹自给,一顷豆萁田。

今日还相饭,千秋共尔怜。

青门馀地窄,白社旧交偏。

传与儿曹记,无忘汉腊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蚤发东明禅院同芝儿

钟声破山霭,绳床卷余梦。

雾交猿路迥,泉乱鱼心纵。

断虹方斗日,春禽有剩弄。

灰暖梯水田,树广贫居栋。

世乱才息心,何免泉石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