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流遗老曙星残,湖海知心夜梦间。
欲访玄英向何处,猿声木叶满秋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风流遗老在黎明时分,星辰即将消逝之际,于湖海之间寻找知音的梦境。他渴望探访隐居的高人,却不知其所在,只能听到猿啼声与秋日山林中飘落的木叶,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邃的意境。
诗人通过“风流遗老”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风范的追忆与向往。在“曙星残”与“湖海知心夜梦间”的对比中,展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对知音难遇的感慨。最后,“欲访玄英向何处”一句,既表达了对隐逸之士的追寻,也暗含了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精神家园的渴望。在元代社会背景下,这种对传统文人精神世界的追求,显得尤为珍贵。
不详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茶烟淡淡风前少,庭叶沈沈雨后添。
何处杨花念幽独,殷勤入室更穿帘。
木槿篱边络纬哀,卧看河汉远天回。
西风不管扁舟客,吹下楼头笑语来。
仙居直接天台路,无数青山与云树。
行人已在画图中,又复携图入山去。
柏贡荆州任土风,汉阳遗树尚葱茏。
休誇此是亲曾植,四海青青尽禹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