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点绛唇·寒夜不寐》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描绘了寒夜中难以入眠的情景,充满了孤独与凄凉之感。
“玉漏迢迢”,以古代计时的玉壶滴漏为喻,形容时间的漫长与寂静,暗示主人公在深夜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听来却是三更绝”,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以及主人公对时间的敏感感知。三更时分,本应是人们熟睡之时,而此刻却显得格外寂静,仿佛连时间本身也停止了流动。
“枕儿难贴”,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难以安眠的状态,即使躺下,也无法让枕头贴合自己的头,暗示内心的烦躁与不安。接着,“今夜何曾热”一句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焦躁与外界环境的反差,即使在寒冷的夜晚,内心却如同置身于炎热之中,无法平静。
“乱打西窗,冷雨都成雪”,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渲染氛围,冷雨敲打西窗,不仅增加了环境的凄冷感,还暗示了主人公心境的纷乱与迷茫。冷雨在主人公眼中似乎变成了雪花,这种视觉上的转换,或许象征着主人公情感的复杂与深沉。
“和谁说。孤灯明灭”,点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无助。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夜晚,只有孤灯相伴,但即便是灯火,也在明灭之间,似乎也在诉说着主人翁内心的波动与不安。最后,“暗把鸳衾齧”,以动作描写结束全词,表现了主人公在孤独与寒冷中的挣扎与无奈,仿佛在无声地咀嚼着内心的痛苦与寂寞。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寒夜中的孤独、烦躁、挣扎与无奈,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抒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