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履的诗《适一峰在众峰中特秀然不识其名》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了对山峰的独特感受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句“物不自名名于人”,揭示了事物名称的来源,即由人的认知赋予;接着,“有名何似无名真”提出疑问,认为山峰无需名字也能保持其本质的纯粹。诗人通过“此峰偶尔忘主宾”描绘山峰独立于人事之外的超然状态,引用桓伊吹笛的典故,暗示山峰之美能引发人的共鸣。
“我今别汝汝不语”表达诗人与山峰的亲密关系,即使离去,山峰仍保持沉默;而“却昔相随与相处”则回忆过去的相处时光。最后两句“傥然有客问何名,请上山头自寻去”,留下悬念,如果有人询问山峰的名字,诗人建议对方亲自登山寻找答案,寓言般地强调了人与自然互动的体验和发现。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