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穆吕公挽词二首(其二)

风俗非平昔,贤豪弃此时。

新阡长宿草,行路拜丰碑。

惠术遐方记,嘉猷信史知。

悲凉哭坟客,不为受恩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惠穆吕公挽词二首》中的第二首。苏辙,字子由,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兄苏轼、弟苏洵并称“三苏”。此诗悼念惠穆吕公,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追忆和对其品德的赞美,表达了深切的哀思。

诗中首句“风俗非平昔,贤豪弃此时”,感叹世风日下,昔日的贤人豪杰已不再,暗含对逝者的怀念与对时局的感慨。接着“新阡长宿草,行路拜丰碑”描绘了墓地的景象,新坟上长满了野草,行人前来祭拜,以丰碑纪念逝者,寄托哀思。

“惠术遐方记,嘉猷信史知”赞扬逝者在远方施惠的智慧和美德被历史记载,其高尚的品行为人所知,体现了对逝者功绩的肯定和敬仰。最后“悲凉哭坟客,不为受恩私”则表达出哀悼之人并非因个人恩情而哭泣,而是出于对逝者品德的崇敬和对逝去生命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哀悼逝者的方式,不仅展现了对逝者的缅怀之情,也蕴含了对社会风气的反思以及对道德品质的颂扬。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雪中会孙洙舍人饮王氏西堂戏成三绝(其二)

南国高人真巨源,华堂邂逅接清樽。

十年一见都如梦,莫怪终宵语笑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雪中会孙洙舍人饮王氏西堂戏成三绝(其三)

倾尽香醪雪亦晴,东斋醉卧已三更。

佳人不惯生疏客,不尽清歌宛转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次韵景仁正月十二日访吴缜寺丞二绝(其二)

浊醪时饮十分杯,万象溟濛晓气皑。

醉倒篮舆夜归去,金吾宁复识谁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次韵邦直见答二首(其二)

五斗尘劳尚足留,闭门聊欲治幽忧。

羞为毛遂囊中颖,未许朱云地下游。

无事会须成好饮,思归时亦赋登楼。

羡君幕府如僧舍,日向城隅看浴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