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邦直见答二首(其二)

五斗尘劳尚足留,闭门聊欲治幽忧。

羞为毛遂囊中颖,未许朱云地下游。

无事会须成好饮,思归时亦赋登楼。

羡君幕府如僧舍,日向城隅看浴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次韵邦直见答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邦直的回应。

首联“五斗尘劳尚足留,闭门聊欲治幽忧”,诗人以“五斗米”自嘲,表示自己虽身处官场,但内心仍渴望摆脱尘世的劳碌,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他打算暂时闭门谢客,试图在幽静中平复内心的忧虑。

颔联“羞为毛遂囊中颖,未许朱云地下游”,运用了两个典故。毛遂自荐的故事表明诗人不愿像毛遂那样主动出头,而更倾向于保持低调;朱云的典故则暗示诗人不希望像朱云那样在政治上过于激进,而是追求一种更为内敛的生活态度。

颈联“无事会须成好饮,思归时亦赋登楼”,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在没有特别事务的时候,不妨享受一次美酒,偶尔登高望远,抒发思乡之情。

尾联“羡君幕府如僧舍,日向城隅看浴鸥”,诗人羡慕友人邦直的生活状态,如同僧侣般清净,每天都能在城角观赏鸥鸟沐浴的情景,过着远离尘嚣、自由自在的日子。这反映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悠闲生活的羡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逃避。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杂兴二首(其二)

朱轮华盖事远游,厩无良马乘疲牛。

青丝玉勒金络头,任重道远旁人忧。

奔驰往来历山丘,腾坑投淖摧辕辀。

已压复起行未休,青刍黄粱为君羞。

长路漫漫经九州,场有白驹胡不收。

饥食玉山饮河流,朝秣幽冀莫炎陬。

奔云掣电不少留,仆夫顾之心怀愁。

王良不生谁与谋,哀哉骏骨千金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雪中会饮李倅钧东轩三绝(其二)

雪花如掌堕阶除,剧饮时看卧酒壶。

半夜琼瑶深没膝,欲归迷路肯留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雪中会饮李倅钧东轩三绝(其三)

竹里茅庵雪覆檐,炉香蔼蔼著蒲帘。

欲求初祖安心法,笑我醺然已半酣。

形式: 七言绝句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其二)

繁灯厌倦作闲游,行到僧居院院留。

月影随人深有意,车音争陌去如流。

酒消凿落宁论斗,鱼照琉璃定几头。

过眼繁华真一梦,终宵寂寞未应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