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南山罗汉赞十六首》中的第十四首,主要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佛法精要的理解。首句“八万四千宝浮图”描绘了众多华丽的佛塔,但诗人认为,这些物质的佛塔无法与内心的清净相比。"不如一念心清净"强调了精神修行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两句“惟此有相擅施福,三涂八难所依怙”,进一步阐述了有形的佛塔不如内心的清净能带来真正的福祉,因为清净心可以庇护人们度过世间苦难。"三涂八难"指的是佛教中的苦海,表明只有内心清净才能作为困境中的依靠。
后半部分,“佛以一花示迦叶,笑中有刀世不解”引用了佛陀以一朵花向弟子迦叶微笑的故事,暗示佛法深奥,寻常人难以领悟其中的智慧。"笑中有刀"象征着佛法的锐利和深刻,非同一般。
最后,“而以法尽付诸人,深藏宝骨待梅里”表达了佛法的无私传授,如同珍藏的宝骨等待有缘人来发掘。"梅里"可能是指梅子成熟的时候,寓意时机成熟时佛法将被广泛传播。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佛法的核心——内心的清净和智慧的传承,富有哲理,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禅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