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兴(其二)

良人远行迈,道经折羊肠。

五月日如赭,履地犹探汤。

濯汗无广阴,赴渴谁馈浆。

去未定还期,隙月知空床。

儿小莫应门,妾身当虎狼。

峻岨作高台,日日永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丈夫远行离开家,道路崎岖似羊肠。
五月烈日似赤土,行走地面如踏汤。
汗水洗涤无荫凉,口渴难耐无人送汤。
归期未定难预料,只有月光映空床。
孩子幼小不应门,我独守家如对虎狼。
峻岭险阻筑高台,日日期盼他归来。

注释

良人:丈夫。
迈:离开。
折:弯曲。
羊肠:形容曲折的小路。
五月:农历五月。
赭:赤红色。
履地:走在地上。
探汤:如同踏入热水。
濯:洗。
广阴:大片阴凉处。
馈浆:送水。
隙月:月光透过缝隙。
空床:无人的床。
儿小:孩子年幼。
应门:应答开门。
妾身:女子自称。
虎狼:比喻艰难困苦。
峻岨:险峻的山崖。
高台:为眺望而建的高处。
日日:每天。
永相望:长久地遥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者的艰难旅途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良人远行迈,道经折羊肠”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崎岖不平的道路形象地比作羊肠,表达了旅途的曲折与艰辛。

接着,“五月日如赭,履地犹探汤”二句,使用鲜明的色彩和温度的对比,生动展现出炎热夏日行走在炙热大地上的感受。"濯汗无广阴,赴渴谁馈浆"两句,则从缺乏阴凉和口渴难忍两个角度,进一步突显了旅途中的不易。

诗的后半部分“去未定还期,隙月知空床”转而表达出对远方亲人生活的关切和对家中空旷床榻的思念。"儿小莫应门,妾身当虎狼"两句,则通过强烈的情感语境,传递出诗人对于妻子在外世界自我保护的担忧。

最后,“峻岨作高台,日日永相望”四字,以壮丽的自然景观结尾,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长久思念和渴望与之相望的愿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形象,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温馨而又艰辛的生活画卷。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意(其一)

虎头自食肉,何在识一丁。

五言纤巧诗,便叹当长城。

读书发早白,不读鬓晚青。

穷边物萧条,鸟雀下空庭。

虽亡好事者,勿废草玄经。

形式: 古风

古意(其三)

嗟来吐食死,漂母爱王孙。

等是乞怜人,一饱何足论。

东方老先生,笑傲忘至尊。

朔饥侏儒饱,且用长短分。

形式: 古风

古意(其二)

无分清浊流,杀尔投河伯。

无结死生交,一死生便隔。

模棱不失事,祸起分黑白。

百年过逆旅,今是长安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古意(其四)

野人孤鹤姿,与云相伉俪。

百禽相和鸣,了不关鹤意。

彼美靓闺女,窥户欣客贵。

复有琴心挑,中夜驾车至。

词章灿星汉,市门甘涤器。

竟使谁病痟,野人却歔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