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其一)

露下天街一气凉,月明不复被云妨。

正当金帝行秋令,疑是银河洗夜光。

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

席间醉客忙归去,独共三人尽此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露水、银河、鲛室、蟾宫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首句“露下天街一气凉”点明了季节与天气特点,露水降临,带来一丝凉意,为全诗奠定了清冷的基调。接着,“月明不复被云妨”则表达了月光的明亮与自由,不受云彩遮挡,展现出中秋月圆之夜的完美景象。

“正当金帝行秋令”一句巧妙地将古代帝王与秋季联系起来,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规律。接下来,“疑是银河洗夜光”运用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被银河洗涤过的一般明亮,形象地描绘了月色的纯净与辉煌。

“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鲛室(传说中鲛人居住的地方)的影子在寒水中显得格外凄美,仿佛珍珠般的泪滴;而月宫中的桂花随风飘散,香气四溢,增添了诗的浪漫与诗意。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融入了神话色彩,增加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最后,“席间醉客忙归去,独共三人尽此觞”描绘了一幅中秋佳节家人团聚、共享美酒的画面。虽然醉客们忙碌着归家,但诗人选择独自与三两好友共饮,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欢愉。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乐趣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捕捉了中秋之夜的独特魅力,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人文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中秋(其二)

共对青天好举觞,从前三五是寻常。

一年佳节秋将半,万里清辉夜未央。

才向缺时舒窈窕,欲从盈后敛光芒。

姮娥曾得长生药,我欲停杯问此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乔舜臣韵(其一)

画图悬个老人星,一炷香烟祷处灵。

见说蟠桃将结子,不知槁木已忘形。

倚空山色青排闼,埽地槐阴绿满庭。

凡骨恨无轻举便,且求强健保残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和乔舜臣韵(其二)

几年鬓发已垂星,岂是长生药不灵。

席上精神欢伯力,尘中面目偶人形。

来归徒讶荒陶径,学退还思过鲤庭。

郑重世情相爱甚,一杯酒劝望延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郎子云酒熟同李茂卿史正之豪取不许

爱钱措大眼孔小,病酒先生舌本乾。

债是寻常谁不有,囊嫌羞涩且留看。

三人未必一人损,豪气难忘习气酸。

毦氉相逢欲空去,从来如此四并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