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

廷尉已执天下平,更出一节令循行。

时清断狱岁大减,小臣何功君圣明。

纸窗风破夜自语,瓦沟雨来寒有声。

官閒无事但宴坐,满室惟对书纵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廷尉已经主持天下公正,又发布新的法令推行
如今世道清明,案件审理大幅减少,我这小臣有何功劳,全赖君主圣明
纸窗外风吹过,夜晚自言自语,屋瓦间雨落,带来阵阵寒意
官署空闲无事,只能静坐,满屋唯有书籍纵横交错

注释

廷尉:古代官职,负责司法审判。
执:主持。
天下平:天下公正。
更出:再次发布。
令:法令。
循行:推行执行。
时清:世道清明。
断狱:审理案件。
岁大减:案件大幅减少。
小臣:谦称自己为小官。
君圣明:君主圣明。
纸窗:纸质窗户。
风破:风吹破窗。
夜自语:夜晚风声如人语。
瓦沟:屋檐上的排水槽。
雨来寒:下雨带来寒意。
官閒:官署空闲。
宴坐:静坐。
书纵横:书籍散乱摆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官员晁公溯的书斋生活。首句“廷尉已执天下平”暗指廷尉(古代司法官)公正执法,社会秩序井然,接下来的“更出一节令循行”则强调了法律的推行和执行。诗人接着称赞“时清断狱岁大减”,表明在这样的太平时期,案件减少,自己作为小臣的功劳显得微不足道,因为归功于君主的圣明。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书斋内的景象,“纸窗风破夜自语,瓦沟雨来寒有声”通过自然的声音,如夜晚的风声和雨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诗人闲暇之余,选择“宴坐”(静坐),沉浸在书海中,满室的书籍纵横交错,反映出他的学识与志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既展现了社会的安定,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恬淡与追求,展现出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449)

晁公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予长女归叔尚偕往江津作诗送之

薛郎吾娇客,昨肯过彭濮。

相从虽云久,一岁如转烛。

外堂忽有请,归驾行当促。

自称先君子,嗣以病家督。

焉能主烝尝,我祭则受福。

吾诚爱吾女,抚视长不足。

人皆念其子,此事非我独。

敢欺泉下友,已拱宰上木。

论情夫何远,守墓亦所欲。

老夫怀津乡,山好田土沃。

寻穿蜂窠硖,但种鸦铁谷。

先营五亩宅,仗尔今往卜。

形式: 古风

今岁试士竟置酒起文堂延主司且作诗送之

吾州俗近古,他邦那得如。

饮食犹俎豆,佣贩皆诗书。

今年属宾兴,诏下喧里闾。

白袍五千人,崛起塞路衢。

入门坐试席,正冠曳长裾。

谈经慕康成,对策拟仲舒。

吟诗必二雅,作赋规三都。

传闻选主司,考阅须鸿儒。

果然提权衡,未尝谬锱铢。

得者固惊喜,失者亦欢呼。

乡党为叹息,是事盖久无。

老守蒙此声,增重西南隅。

何以为子谢,举觞挽行车。

少留尽一醉,归驾且勿驱。

形式: 古风

今年正月二十五日行园见群花尽开怅然追思去年是日去江津县亲戚相送今一岁矣嗟叹不足情见乎辞

去年别津乡,两岸麦离离。

亲戚知我行,晓出相追随。

系船五里沙,江水清涟漪。

俯窥皆白石,绿色可染衣。

何以谢送者,呼酒聊共持。

放杯不忍去,看我船解维。

至今念其处,岁月忽如驰。

还复见荠麦,青青满陵陂。

桃李亦尽开,风吹总成泥。

一岁春一来,少留能几时。

乃若远行客,日夜只欲归。

正须勤往游,步绕芳菲枝。

酾渠引微流,浮萍已生池。

无事但日饮,更赋涉园诗。

形式: 古风

今秋久雨至八月望夕始晴月色尤清澈可爱置酒月下作

玉斧琢月玻瓈声,月中桂树秋风惊。

终年待此一轮满,不忧蛙食忧鼍鸣。

白鼍十日鸣空山,雨师乘云呼不还。

黄尘晓涨三尺潦,明河夜飞千丈澜。

广寒不复观霓裳,公子岂解歌秋阳。

釜星未灭日已出,风棂雨隙栖清光。

须臾绀缯展秋碧,仰见西山衔半璧。

青天冥冥星益疏,光芒寒溢千山白。

今夕何夕谁与度,举杯属月当起舞。

陶然相对影凌乱,不觉惊乌起庭树。

树头霏霏木叶坠,白露悬空斗垂地。

虽无丝竹为陶写,亦有鸣蛙当鼓吹。

向来悲歌子桑子,饥坐虚忧木生耳。

安知上帝思澄清,要令六合无泥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