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建昌江水县门前,立马教人唤渡船。
忽似往年归蔡渡,草风沙雨渭河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站在建昌江县门前,亲眼见证着人们召唤渡船的情景。"立马教人唤渡船"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场景的即时记录和传达。随后,诗人的情感突然被唤醒,"忽似往年归蔡渡"一句透露出一种怀旧之情,仿佛又回到了过往的某个瞬间,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接下来的两句"草风沙雨渭河边"则描绘了一个多风多雨的自然环境,渭河边的草随着风飘动,同时伴随着细微的雨滴和飞扬的沙粒。这样的景象不仅丰富了诗人的情感,也为读者营造了一种既荒凉又生动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回忆,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展示了白居易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路傍埋骨蒿草合,壁上题诗尘藓生。
马死七年犹怅望,自知无乃太多情。
能入城中乞食否,莫辞尘土污袈裟。
欲知住处东城下,绕竹泉声是白家。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往来同路不同时,前后相思两不知。
行过关门三四里,榴花不见见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