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邓绍先生

吴楚幽人少,先生鹤氅翁。

考槃章水曲,卜筑庾关东。

五世长桑术,千秋禦寇风。

道全心更逸,虑澹物俱空。

隐几逍遥得,虚舟浩渺同。

农经翻药荈,轩问察疲癃。

内景篇犹在,先天画未穷。

深居瑶草长,微咏綵毫工。

曾遇壶中叟,更寻河上公。

烟霞双敝屩,天地一冥鸿。

白日金光满,青山石髓丰。

柳垂陶舍绿,杏出董林红。

贤妇齐眉客,曾孙置膝童。

三生长寿域,九转大还功。

岭接梅花国,湖连孺子宫。

西江高士传,名在玉函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的邓绍先生,其生活充满了自然与哲学的和谐。诗中以“吴楚幽人少”开篇,点明了先生的隐居之地远离尘嚣,接着描述了他穿着鹤氅,居住在山水之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五世长桑术,千秋御寇风,暗示了先生不仅精通医术,还具有保护一方平安的能力。

“道全心更逸,虑澹物俱空”,表现了先生超脱世俗的心境,对万物持有淡然的态度。“隐几逍遥得,虚舟浩渺同”,进一步描绘了先生自在无拘的生活状态,如同乘着虚空之舟,在广阔的宇宙中自由航行。

“农经翻药荈,轩问察疲癃”,体现了先生不仅关注自然界的生长,也关心人间疾苦,通过翻阅农书和询问,帮助病痛之人。接下来的“内景篇犹在,先天画未穷”,则表达了先生对于内在世界的探索和对宇宙奥秘的追求。

“深居瑶草长,微咏彩毫工”,描绘了先生在瑶草环绕的深居环境中,以微吟和彩毫创作,展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曾遇壶中叟,更寻河上公”,表明先生曾经与隐士相遇,进一步丰富了他的智慧和人生经历。

最后,“烟霞双敝履,天地一冥鸿”,以烟霞中的破旧鞋履和翱翔于天地间的孤雁,象征了先生虽身处尘世,却保持着内心的纯净和自由。“白日金光满,青山石髓丰”,描绘了阳光普照、山石富饶的景象,寓意着先生生活充满光明和希望。“柳垂陶舍绿,杏出董林红”,以绿柳和红杏,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象征着先生生活的美好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邓绍先生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和对自然、哲学、医学、艺术以及社会关怀的深刻理解,是一幅生动的隐士生活画卷。

收录诗词(3915)

欧大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大报恩寺皓上人房

释子期相过,清斋开石房。

鹿驯方听法,院静忽闻香。

塔下慈云护,林间慧吹凉。

谷峦幽意惬,钟磬道情长。

色相窥莲字,皈依礼药王。

心期禅境寂,褰我薜萝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晓至朝天宫东麓亭二首(其一)

风云连紫禁,宫观俯青岑。

独望瑶坛石,闲寻琪树林。

驱马淩晨到,焚香清道心。

坐逢丹灶侣,词寄玉笙吟。

水曲鸣环响,磴古积苔深。

迟我金门友,还携萝径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晓至朝天宫东麓亭二首(其二)

麓亭一以眺,玉箫今复闻。

龙虎朝丹鼎,轩軿下綵云。

玄洞芝苓长,琳宫兰蕙芬。

冶城皆寂寞,王气独氤氲。

遥思谢太傅,因怀王右军。

延览不能去,飘飖鸾鹄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游牛首山弘觉寺南过花岩至祖堂寺遇沧禅师

清晨骑马去,日色照高岑。

路入青松密,山盘紫甸深。

石门开净界,天阙抱祇林。

南国遗踪在,西方累劫沉。

诸天窥色相,双树长禅心。

宝塔怜孤眺,花岩爱远寻。

年多残碣积,坛覆白云阴。

定后幡无影,斋时户有禽。

炉烟参宿霭,经梵送馀音。

池上泉浮钵,亭前地布金。

随缘诠密义,适意散幽襟。

期尔皈依处,空山携玉琴。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