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木吼穹谷,驽骀屹不前。
犹胜望尘客,伫立九衢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谷间的秋景,万木在谷中发出吼声,似乎是大自然在诉说着什么。"驽骀屹不前"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壮丽山势而感到自己能力不足、不敢轻易前进的情状。这也许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谦逊和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
接着,"犹胜望尘客"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更愿意留在这片尘世之外的幽静处所,去感受那份超脱尘俗的宁静。"伫立九衢边"则描绘出诗人停留在通往山谷的道路旁,沉醉于眼前的美景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语言简洁而不失丰富的意境,是宋代文人的典型风格。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到官今十日,才得一朝闲。
岁晚愁云合,登楼不见山。
年去年来来去忙,暂偷闲卧老僧床。
惊回一觉游仙梦,又逐流莺过短墙。
山鸟劝人饮,山蝉笑我狂。
归时兴未尽,不得看斜阳。
道傍行采药,石底卧题名。
野老相迎拜,溪童乍见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