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大人崇祀湖府名宦八月十七日堂祭杭城

试罢秋闱兴未阑,肃将祀事快团栾。

西泠菱芡登筵洁,东浙云山隔岸宽。

敢告千秋绵俎豆,差欣五郡集衣冠。

来朝苕霅溪头路,知有扶筇父老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闱试后,参与祭祀活动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地方名宦的缅怀之情。通过“肃将祀事快团栾”一句,可以感受到祭祀时庄重而又温馨的氛围。诗人特别提到了西湖边的菱角和芡实等食材的洁净,以及与东浙山水的遥望,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最后,“来朝苕霅溪头路,知有扶筇父老欢”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以及对长辈们的欢愉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传统礼俗的尊重,也蕴含着对家族和地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月四日重至东阳寄杭诸友(其一)

握手行江曲,寂寞破清谈。

离愁浩无际,烟波逐征帆。

白蘋飘秋渚,青松依石岩。

欸乃一声去,江流暮色涵。

回首系篷处,灯火落两三。

形式: 古风

九月四日重至东阳寄杭诸友(其二)

泊舟高城下,乘舆当安步。

半载重行行,秋来异春去。

春山桃柳芳,秋岸荻花暮。

停车看不足,霜叶遍红树。

斜阳照人家,今宵道且住。

形式: 古风

重九夜饮梓材处用洛翘韵

当秋作客独劳劳,山川靳不乐我曹。

壮观八月十八潮,曲江涉足欺狂飙。

九月九日约登高,山城又值雨潇潇。

兀坐斋前空寂寥,小窗容膝安书巢。

人烟缭绕起衡茅,白云相接远山腰。

主人为我集宾僚,晚菘早韭充厨庖。

清酒百壶倒醇醪,重来吴宁兴更豪。

插菊采萸快此朝,老少颁白并垂髫。

况复高会尽良宵,笙箫夜半薄云霄。

鼓吹酒肠斗石浇,不须两廊椽烛烧。

灯明一点焚兰膏,醉后欣然口成谣。

不假锤炼与推敲,笑彼刘郎不题糕。

拘牵字句徒纷淆,程老词源何滔滔。

先成珠玉惊挥毫,佐者健将姓属姚。

独整旗鼓酣曲糟,右手持杯左持螯,拇战千百不曲挠。

我不如人不复聊,愧如燕石溷琼瑶。

愿收诗筒和酒瓢,相从三笠与六桥。

吟就此篇解客嘲,不殊芥舟覆堂坳。

形式: 古风

秋闱填榜日饮洛翘处

先生真解事,此日集壶觞。

变化鱼龙地,盘桓翰墨场。

一庭秋菊色,满座宝炉香。

倚槛忘归去,南山对晚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