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荣叔归萧山

畴昔来会稽,浮舟出江堤。

苍茫望津道,隐隐辟招提。

虚气发峻岭,疑有至人栖。

龙象兹拥卫,群木皆萋萋。

吾家浮屠老,早岁离烦迷。

持律破三业,悟道臻渊倪。

法网覆众生,一念绝町畦。

戒刀割大荤,水陆无象犀。

凡物有极势,固难叙阶梯。

兀然被衣裓,谁能判金泥。

六时宣法音,万生荷提携。

愚人本无识,有识自难稽。

如我解所说,安可议东西。

稽首送归驭,信美旧山蹊。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辽所作的《送荣叔归萧山》。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荣叔在会稽江边分别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佛法的深思。

首句“畴昔来会稽,浮舟出江堤”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诗人与荣叔曾在会稽江边相聚,乘船离开江堤。接下来,“苍茫望津道,隐隐辟招提”描绘了诗人远眺津道,隐约可见的寺庙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虚气发峻岭,疑有至人栖”则通过虚幻的云气与高耸的山岭,暗示了可能存在高深的修行者隐居于此。接着,“龙象兹拥卫,群木皆萋萋”以龙象象征高僧,群木象征众多信徒,展现了佛教的庄严与繁荣。

“吾家浮屠老,早岁离烦迷”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厚信仰,以及自己早年脱离尘世烦恼的决心。“持律破三业,悟道臻渊倪”说明了他遵循佛教戒律,深入佛法,达到了高深的境界。“法网覆众生,一念绝町畦”强调了佛法普渡众生,任何念头都能超越界限。

“六时宣法音,万生荷提携”描绘了僧侣们每日六时传法,为万物带来救赎。“愚人本无识,有识自难稽”表达了对无知者的同情,以及对有识之士的敬仰。“如我解所说,安可议东西”则表明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与传播,认为无法用世俗的标准去评判。

最后,“稽首送归驭,信美旧山蹊”表达了诗人对荣叔归乡的祝福,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体现了深厚的佛教信仰,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题荣师妙胜斋

万生托钧播,美好皆因人。

公能以妙胜,有趣即为真。

俨雅翠山耸,参差芳草新。

欲知闲客意,亦以胜吾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昭庆阇黎

二年客江汉,不知春与秋。

东来望吴越,历记昔时游。

萧山江水西,万屋白云迷。

地势既洒落,家家临水堤。

中有一大士,法与天台齐。

至行通神明,多果无阶梯。

吾昔屡入室,遂能离筌蹄。

谁言似金粟,真已谢荆溪。

悯悯强冠带,悠悠恨乖暌。

仍作赵魏行,何年造幽栖。

临风一问讯,深已愧提撕。

形式: 古风

过扬子望金山怀南屏师

沧溟有馀力,扬子生狂澜。

素秋将西渡,伫立成盘桓。

吾岂怀土人,苦厌世事艰。

自念从此去,何时复丘樊。

形式: 古风

观蕉叶二首(其一)

春阴薄薄压轻寒,朱槛无聊愁梦残。

唯有庭蕉会人意,芳心欲展复微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