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竺双桧峰

昔闻九里松,夹路响清濑。

今寻双桧峰,壁立众山外。

危磴垒丹梯,阴霞成紫盖。

平临江海宽,俯看丘壑碎。

人生若飞箨,倏与流飙会。

濡首尘坱间,宁识沧洲大。

乘风叩阊阖,浮云接衣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上天竺双桧峰的探访和感悟。首句“昔闻九里松”引入传说中的景象,暗示双桧峰的历史悠久。接下来,“夹路响清濑”以动听的流水声衬托环境的清幽。诗人寻访到双桧峰,感叹其“壁立众山外”,形象地写出其高耸入云的姿态。

“危磴垒丹梯”描绘登山之路的险峻,而“阴霞成紫盖”则以瑰丽的自然景观映衬出峰顶的神秘。诗人登高后,视野开阔,“平临江海宽,俯看丘壑碎”,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

“人生若飞箨”运用比喻,将人的生命比作飘落的竹笋叶,短暂且易逝,与“倏与流飙会”相呼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进一步反思,在尘世纷扰中,人们往往难以察觉“沧洲大”的深远意境。

最后两句“乘风叩阊阖,浮云接衣带”以仙人般的飘逸姿态,表达出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双桧峰的景色,寓言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广大,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03)

施闰章(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初著名诗人。一字屺云,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 字:尚白
  • 号:愚山
  • 籍贯: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
  • 生卒年:1619—1683

相关古诗词

湖西行

节使坐徵敛,此事旧所无。

军糈日夜急,安敢久踟蹰。

昨日令方下,今日期已逾。

揽辔驰四野,萧条少民居。

荆榛蔽穷巷,原田一何芜。

野老长跪言,今年水旱俱。

破壁复何有,永诀惟妻孥。

岁荒复难鬻,泣涕沾敝襦。

肠断听此语,掩袂徒惊吁。

所惭务敲朴,以荣不肖躯。

国恩信宽厚,前此已蠲逋。

士卒待晨炊,孰能缓须臾。

行吟重呜咽,泪尽空山隅。

形式: 古风

大坑叹

丛山如剑戟,灌木蔽嵚岑。

其水独南流,溪谷皆阻深。

山民鸟兽居,不驯匪自今。

追呼敢逆命,兵革踵相寻。

未能静伏莽,火烈悲焚林。

杀人税无出,迟回伤我心。

蚩蚩亦赤子,念尔为沾襟。

招手语父老,鸱枭怀好音。

宿逋既累岁,敲骨力难任。

民顽实吏拙,许身愧南金。

何时免素餐,引疾投吾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竹源坑

杀虎防咥人,芟蔓莫留根。

留根终遗患,伤心不可论。

竹源数百家,今余几人存。

竹外有源泉,血流泉水浑。

群盗故比邻,姻娅如弟昆。

反戈相啖食,收骨无儿孙。

茕茕数寡妇,零落依空村。

凶年嗟半菽,撮土招游魂。

人亡亩税在,泪罢还声吞。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宿黄栀铺

积雨暗千山,阴云催日暮。

哀此仆夫痡,踟蹰宿中路。

土室倚颓垣,荒村存老妪。

敕吏慎勿扰,刍粟可自具。

吏言爨无薪,乞籴亦无处。

时危供亿艰,含凄未忍怒。

盗贼兼虎狼,空山怀百虑。

从骑夜击柝,宵分屡惊寤。

明旦风雨中,鸡鸣驱马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