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潘哲的《题鄱阳卢日章青山晚对楼》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傍晚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首句“村北村南半掩扉”,描绘了村庄内外的宁静景象,半掩的门扉暗示着农人们劳作后的休息,也预示着一天的结束。接着,“空濛叠嶂渺烟霏”一句,通过“空濛”、“叠嶂”、“渺烟霏”等词语,勾勒出远处山峦在薄雾中的朦胧美,营造了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氛围。
“束薪谷口樵人唱,采药林中野叟归”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日常画面。樵夫在山谷口哼唱着歌谣,野老在深林中采摘草药后归来,这些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落木乌栖九秋老,苍藤猿啸片云飞”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景观的描绘。秋天的落叶与归巢的乌鸦,苍老的藤蔓与啼叫的猿猴,以及飘浮的云朵,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动态的画面。这里的“九秋老”不仅指季节的更迭,也暗含岁月的流逝,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最后,“西风帘捲凭阑坐,一笑掀髯送夕晖”两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诗人的视角。诗人独自坐在临窗的位置,面对着即将落下的夕阳,微笑着,捋着胡须,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与满足,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元代乡村傍晚的独特魅力,既有自然景色的壮丽,也有生活细节的温馨,是一幅动人心弦的乡村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