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不落宫商,是何曲调。

古洞风清,寒潭月皎。

报公知,须晓了,融峰最好音声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故事为背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象与哲理思考,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开篇即引用了佛教中著名的“拈花微笑”典故,象征着智慧的传递和领悟的瞬间。这种非言语的交流,超越了语言的界限,直指心灵深处的理解与共鸣。

“不落宫商,是何曲调”,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在传统音乐中,“宫商”代表了五声音阶中的两个音阶,这里用来比喻常规的表达方式或规则。诗人通过“不落宫商”的表述,暗示了一种超越常规、直达本质的表达方式,引人深思。

“古洞风清,寒潭月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古洞中微风轻拂,寒潭上明月高悬,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样的自然景观,既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也是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报公知,须晓了,融峰最好音声鸟”,结尾部分以“融峰”为背景,将“音声鸟”置于其中,似乎在说,真正的智慧与理解,如同山峰间的鸟鸣,虽细微却能穿透云雾,传达深远的意义。这里的“融峰”,既可理解为山峰的融合,也暗含着万物归一、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禅宗故事为引子,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超越世俗、直达心灵深处的智慧与理解,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禅学以及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62)

释守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日面佛月面佛

日面佛,月面佛,大海波翻,须弥突兀。

磕破脑门,额头汗出。

明眼衲僧未辨明,抬头好看冲天鹘。

形式: 古风

德山棒临济喝

德山棒,临济喝。铜金刚,铁菩萨。

轰雷发处,有耳皆聋。

撒星来时,无眼不瞎,瞎与公重指曹溪月。

形式: 古风

三圣到德山即展坐具

呼为云,吸为雨,袭袭清风动寰宇。

笑哭不是等闲声,路见不平应有主。

要斩不平人,不与平人语。

而今何处见踪由,剔起眉毛看鹞子。

形式: 古风

定上座桥上立有座主问如何是禅河深处须穷底

辨金要识鍮,觅髓须打骨。

平地激风波,禅河没窠窟。

党理亦党亲,成家又成国。拗拗硗硗,突突兀兀。

无限傍人,眼睛凸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