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翠水池边宴早秋,云谣声里月西流。
醉归不信乘鸾稳,却擘莲花作采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宴会场景,地点在翠水池畔,时间是早秋时节。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云谣”和“月西流”的意象,不仅渲染了宴会的氛围,也赋予了自然景象以音乐般的韵律感和时间的流动感。通过“醉归不信乘鸾稳”,诗人表达了宴会后的欢愉与轻盈,仿佛乘着仙鹤般飘逸。最后,“却擘莲花作采舟”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想象,又暗示了宴会结束后,参与者们如同乘坐莲花船般,带着满载而归的喜悦与满足,悠然自得地离去。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富有想象力,成功地捕捉了宴会与自然融合的美好瞬间。
不详
一字枕父。海盐人(今属浙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十度来敲九不应,隔篱空见竹青青。
不知池里黄金鲫,听讲楞伽几卷经。
伶俐不如痴,从来我亦知。
才吟诗好日,便是命穷时。
鼠笑瓶无粟,蜗嫌壁有碑。
五行修得否,髭鬓已丝丝。
绿野堂边种药成,已斑髭鬓复青青。
谢庭子弟皆英物,汉殿公卿半学生。
争捧溪藤求妙画,竞磨崖石乞新铭。
如何海角孤吟者,文集中间也挂名。
歙浦租船只载诗,一廉如此似君稀。
双亲犹道行装重,多带罗纹一砚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