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气如春盎,连朝未有霜。
数蝉嘶老木,一鸟渡寒塘。
风竹写晴影,水花临晓妆。
静中观物化,此意等羲黄。
这首宋朝诗人陈必复的《山中书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中景象。首句"天气如春盎",以春天般的温暖和生机来形容当时的气候,展现了大自然的和煦与宜人。接下来的"连朝未有霜"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温暖,说明连续多日没有降霜,万物生长显得格外活跃。
"数蝉嘶老木"通过蝉鸣声,描绘出老树在温暖阳光下发出的生命力,蝉鸣与老木相映成趣,富有季节感。"一鸟渡寒塘"则转而描绘一只小鸟飞过寒冷的池塘,动静结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风竹写晴影"运用拟人手法,将风吹过竹林的景象比喻为竹子在风中书写晴朗的光影,形象地展现出自然景色的变幻之美。"水花临晓妆"则以水花仿佛在晨光中梳妆打扮,赋予静态的水面动态的美感。
最后两句"静中观物化,此意等羲黄"表达了诗人于静谧之中观察万物变化,感受到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深远意境,与远古的羲皇时代相提并论,传达出对自然和谐与永恒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不详
底事京尘踏软红,又随征棹过吴松。
人家半在桑柘住,春水忽迷芦苇丛。
赤蟹白鱼今稍稍,红樱紫笋已匆匆。
船窗尽日看山色,多少好山供眼中。
一去归期不复闻,故乡目断会稽云。
乌江空堕将军泪,蜀国曾招望帝魂。
两壁衣冠存古貌,千年城郭说邦君。
遗民尚指专车骨,老树槎牙枕庙门。
叶老蚕登箔,泥肥燕葺窠。
晓风帆腹饱,夜雨柂梢高。
久客交游少,一春行役多。
短篷终日坐,煮茗读离骚。
麦风翻蝶梦,花露湿蜂窠。
水阔浪痕帖,雨晴云气高。
酒功书下下,诗料办多多。
拟唤三高起,豪吟些楚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