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潘德鄜山行

学佛以佛魔,学儒为儒缚。

胡不朝隐几,㗳焉似南郭。

是非风过耳,名利束高阁。

回视平生心,无乃亦大错。

便当息万缘,摆去如斧削。

神游八极表,笑傲有馀乐。

山水得胜处,一揽襟量廓。

杖锡群峰颠,宫殿浮碧落。

下瞰徐符岩,居然在山脚。

众水会一涧,颓波泻珠箔。

奔放出中涂,隐潭钟万壑。

轰如破蛰雷,急似晴空雹。

或复地中行,鸢飞鱼自跃。

跻攀至飞电,乳窦知谁凿。

向来因风絮,句法诚软弱。

六花倾万仓,千古无锁钥。

濛润遍寰海,何止洒林薄。

凭栏眼欲眩,顿洗眵昏浊。

翻身上妙高,愈觉吟魂矍。

凿齿对弥天,相视两无怍。

祇恐星轺登,蕙帐闻怨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浩所作的《次韵潘德鄜山行》。诗中描绘了诗人漫步山间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首句“学佛以佛魔,学儒为儒缚”,以对比手法表达了对传统学说束缚的不满,暗示了诗人寻求心灵解脱的愿望。接着,“胡不朝隐几,㗳焉似南郭”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像古代隐士一样,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

“是非风过耳,名利束高阁”两句,强调了诗人对是非和名利的淡泊态度,认为这些不应成为人生的羁绊。接下来,“回视平生心,无乃亦大错”则反思过去的生活,似乎意识到过去的追求可能并非完全正确。

“便当息万缘,摆去如斧削”表达了诗人决心放下一切,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神游八极表,笑傲有馀乐”则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以及在其中找到的乐趣。

“山水得胜处,一揽襟量廓”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从中获得的心灵宽广。“杖锡群峰颠,宫殿浮碧落”描绘了登山时的壮观景象,宫殿仿佛悬浮于碧蓝的天空之中。

“下瞰徐符岩,居然在山脚”则通过俯瞰山下的景色,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众水会一涧,颓波泻珠箔”、“奔放出中涂,隐潭钟万壑”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水流的动态美,以及它们汇聚、奔腾、隐没的场景。

“轰如破蛰雷,急似晴空雹”、“或复地中行,鸢飞鱼自跃”等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生机。“跻攀至飞电,乳窦知谁凿”则通过攀登至高处的体验,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最后,“向来因风絮,句法诚软弱”、“六花倾万仓,千古无锁钥”等句子,反映了诗人对过去创作的反思,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濛润遍寰海,何止洒林薄”、“凭栏眼欲眩,顿洗眵昏浊”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从中获得的精神净化。

“翻身上妙高,愈觉吟魂矍”、“凿齿对弥天,相视两无怍”、“祇恐星轺登,蕙帐闻怨鹤”等句子,则通过与自然界的互动,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保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潘德鄜咏昙老四窗

石窗兀太虚,四顾蔽云幄。

朝看爽气浮,暮送红日落。

主人宅是间,结茅侣猿鹤。

平生丘壑姿,肯内谢康乐。

客有子潘子,登临富佳作。

笔发天地秘,灵光动寥廓。

长谣万峰顶,世事俱脱略。

回头睨俗士,机巧费穿凿。

形式: 古风

上赐御制新秋过雨书怀诗且令属和

畏暑却馀威,飙驭临寰海。

一雨濯寥空,晴光露精彩。

乾坤陟清凉,居然神观改。

俯听林麓间,万汇喧天籁。

便当置蒲葵,暍者得自在。

此恩夷夏均,圣德如天大。

形式: 古风

进锡宴澄碧殿诗

季秋中浣日,淳熙隆四祀。

朝回揽辔间,中使俄传旨。

少须日转申,宣名陪宴喜。

预令扫玉堂,深夜备栖止。

悚惧跪承命,走驺亟穿市。

绛阙耸皇居,非烟常靡靡。

入自东华门,熊罴森爪士。

诏许乘肩舆,安徐无跛倚。

复古距选德,相望几数里。

修廓接云汉,岧峣灿珠蕊。

中途敞金扉,恍若蓬壶里。

群山拥苍壁,四顾环弱水。

山既日夕佳,水亦湛无滓。

冰帘映绮疏,琼殿中央峙。

澄碧曜宸奎,神龙争守视。

舞蹈上丹墀,天威不违咫。

奉觞祈万寿,时蒙一启齿。

馀波丐鼠腹,酒行不知几。

徘徊下瑶席,缓步烦玉趾。

从游至清激,锡坐谈名理。

泉声韵瑟琴,一洗筝笛耳。

皇云万几暇,观书每来此。

论道及帝王,直欲齐其轨。

尧舜禹汤文,前身无乃是。

臣言匪献谀,道实由心起。

既然明是心,要在力行尔。

登桥釂馀罍,饮兴未容已。

金莲引双烛,再拜离阶戺。

玉音宠谕臣,此会宜有纪。

归涂感恩荣,占写忘骫骳。

形式: 古风

又依前韵

混沌既开辟,溥博分渊泉。

其中具明眼,来往类跳圆。

惟有诗工夫,可探造化先。

研摩到极致,换骨如得仙。

上以美教化,下以明性天。

元白愧重浊,鲍谢羞轻便。

佩剑虽相笑,沈迷乃同船。

未登风雅域,为问何因缘。

无非警策句,各在诗一偏。

我欲窥其奥,晏食宵不眠。

观舞悟深旨,曾不及张颠。

清新乏奇妙,局束犹拘联。

习气未能断,为之乎犹贤。

写出多瑕疵,未免拙慈愆。

公诗百篇内,浩然志帅全。

愈出力愈促,即之俱自然。

熟读已成诵,宁待三绝编。

如澡银潢水,尘氛俱尽湔。

敬当珍此赐,墨迹令常鲜。

更许示馀帙,泚笔吾须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