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霜操.成,古之愚人也。余将吊其藏,而其骨毛爪齿既已化为飞尘,荡为冷风矣,而况于椁乎。使魋而无知也,余虽鼓琴而歌,可也。使魋而有知也,闻余鼓琴而歌,知哀乐之不可常,物化之无日也,其愚岂不少瘳乎。二三子喟然而叹,乃歌曰。歌阙而去。从游者八人,毕仲孙、舒焕、寇昌朝、王适、王遹、王肄、轼之子迈、焕之子彦举

桓山之上。维石嵯峨兮。司马之恶。与石不磨兮。

桓山之下。维水瀰瀰兮。司马之藏。与水皆逝兮。

形式: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覆霜操》节选部分,通过描绘桓山上的岩石和下方流水,象征了人生的短暂与变迁。"司马之恶,与石不磨"暗指司马的罪行如同不能磨灭的石头,暗示其恶行终将暴露;"司马之藏,与水皆逝"则比喻他的罪行如流水般消逝,难以持久。诗人以桓山之景寓言,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易逝的感慨。

后半部分,诗人吊唁古人,感叹生命消亡后的无痕,设想如果死者有知,听到琴声歌声,或许能理解哀乐无常、万物变化的道理,从而减轻其愚昧。最后,诗人与友人一同感叹,唱完歌后离去,体现了对生死、智慧的深沉思考。

苏轼的诗歌风格豪放,情感深沉,此诗融合了哲理与个人情感,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江城子.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摧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减字木兰花.彭门留别

玉觞无味,中有佳人千点泪,学道忘忧,一念还成不自由。

如今未见,归去东园花似霰,一语相开,匹似当初本不来。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如梦令.题淮山楼

城上层楼叠巘。城下清淮古汴。

举手揖吴云,人与暮天俱远。魂断。魂断。

后夜松江月满。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南歌子.楚守周豫出舞鬟

绀绾双蟠髻,云敧小偃巾。轻盈红脸小腰身。

叠鼓忽催花拍、斗精神。空阔轻红歇,风和约柳春。

蓬山才调更清新。胜似缠头千锦、共藏珍。

形式: 词牌: 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