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人示诗粲然有江湖间道人风味盖尝得句法于东溪可今以其韵作诗送之时将如瑞峰期朝夕还吉祥云

癞可湓江滨,觅句负光价。

君为东溪客,伏鹄资妙化。

想见箭锋机,相拄不停射。

伽陀入三昧,汤史欲凌跨。

韦斋语清夜,挂月松偃亚。

他年约相逢,禅榻慎勿下。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朱松所作,名为《求道人示诗粲然有江湖间道人风味盖尝得句法于东溪可今以其韵作诗送之时将如瑞峰期朝夕还吉祥云》。诗中描绘了诗人与道人的交往,以及道人在江湖间的风雅生活。

首句“癞可湓江滨,觅句负光价”,以“癞可”这一形象开篇,暗示了道人生活的简朴与超脱,同时“觅句负光价”则表达了道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接着,“君为东溪客,伏鹄资妙化”,点明了道人与“东溪客”的关系,通过“伏鹄”这一比喻,展现了道人智慧与艺术的融合,以及其在精神层面的高远追求。

“想见箭锋机,相拄不停射”,运用箭射靶子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道人思维敏捷、才思泉涌的状态,同时也体现了其在艺术创作上的专注与执着。

“伽陀入三昧,汤史欲凌跨”,这里“伽陀”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禅定,而“汤史”则可能是指历史典籍,整个句子表达了道人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更在精神层面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韦斋语清夜,挂月松偃亚”,通过韦斋(韦应物)的诗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诗意,同时“挂月松偃亚”描绘了一幅月下松树静谧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他年约相逢,禅榻慎勿下”,表达了诗人对与道人未来再次相遇的期待,同时也提醒道人不要轻易放下修行,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纯净。

整首诗通过对道人生活状态、艺术追求及精神境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道人高尚品格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收录诗词(422)

朱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永和西堂道人

苍山抱岑寂,丈室掩虚白。

道人尘机断,宇宙一西壁。

是心如焦谷,浩劫永枯寂。

一句从谁闻,投老承此力。

相逢不相问,未省谁主客。

咄去真俗人,胡为来役役。

形式: 古风

彦时过永和见和拙句辄复次韵以发一笑

老谂不下床,胸次纷黑白。

弥明亦强项,得句鼾负壁。

相逢复何事,一笑万虑寂。

新诗追旧韵,俯仰见笔力。

何时折铛傍,鼎坐无主客。

区区竟何补,斗粟真自役。

形式: 古风

甲辰七月二日宿永和寺用旧诗韵

湛湛天宇清,宛宛穹脊白。

投深得僧窗,千嶂倚苍壁。

开卷与晤言,炷香伴岑寂。

了无魔娆梦,皎皎知道力。

鸣珂绿槐影,想见下朝客。

笑我守吴门,心形等相役。

形式: 古风

寄陈蹈元

我生少所可,靡靡世一律。

如君素心人,指不三四屈。

久与宵人游,归卧常自失。

效尤起媮心,阿意增美疾。

低回强酬酢,高论形敢出。

缅怀参同子,蚤入伊洛室。

闻道既先我,论诗又奇崛。

纵横谈天口,卓荦扛鼎笔。

胜我何足云,论交敢自必。

桓公肯见规,寡过行有日。

书来约过从,一笑破萧瑟。

新凉宜灯火,永夜勘书帙。

岂无一尊酒,少促软语膝。

更呼小丛歌,未怕官长诘。

跂予占骑气,千岭秋回郁。

著鞭及清境,滟滟月华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