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乡检旱回入南路夜宿江寺对望郛郭

高城锁夕霭,远水浮秋空。

此时行役心,展转如飞蓬。

路入浅沙断,堪恸车辙穷。

岂无舟楫利,枉道非所从。

虽有泉石趣,暂到徒匆匆。

儿啼不入门,敢辞身徇公。

梦归身未归,薄宦真池龙。

披衣复起坐,惊鸿鸣西风。

形式: 古风

翻译

高高的城楼被暮霭笼罩,远方的水面漂浮着秋天的天空。
此时行走在旅途中的心情,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般翻腾不定。
道路深入浅沙中断,令人痛心的是车辙已到尽头。
难道没有便捷的舟船?但违背本心的道路不是我所选择的。
虽然喜欢山水的乐趣,但短暂的停留只是匆匆忙忙。
孩子的哭声不让我进门,我怎敢推脱,只因公务在身。
梦境中的归乡,现实中却未能归去,我如同低微官职的池中之龙。
披上衣服又起身坐起,西风中传来惊鸿的鸣叫。

注释

夕霭:傍晚的云雾。
秋空:秋天的天空。
行役:远行,劳役。
飞蓬:随风飘荡的蓬草。
车辙:车轮留下的痕迹。
舟楫:船只。
泉石趣:山水之乐。
薄宦:微贱的官职。
惊鸿:惊飞的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傍晚时分,行走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的情景。开篇“高城锁夕霭,远水浮秋空”两句,勾勒出了一幅边塞图,高耸的城墙将暮色紧紧封锁,而远处的水面上飘着秋天特有的迷蒙气氛。接着,“此时行役心,展转如飞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宁静和忧虑之情,如同随风飘扬的蓬草一般无处安放。

“路入浅沙断,堪恸车辙穷”两句,生动地描写了行走在荒凉道路上的艰难和孤寂。道路在细软的沙土中断绝,车轮留下的痕迹也显得异常凄凉。

“岂无舟楫利,枉道非所从”则是说尽管有便捷的水路,但诗人并不选择这条路径,因为它并非自己心之所向。紧接着,“虽有泉石趣,暂到徒匆匆”表明了即使途中有美丽的风景,也只是匆忙停留而已。

“儿啼不入门,敢辞身徇公”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家庭和亲情的思念,但又不得不暂时告别这些温暖的东西去追求自己的志向。随后,“梦归身未归,薄宦真池龙”则是说尽管夜晚梦到了归家,但现实中自己仍旧在外漂泊,对于仕途的追求也显得异常渺小。

末尾两句“披衣复起坐,惊鸿鸣西风”,描绘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分重新穿上衣服坐下来的情景,而那突如其来的鸿鸟鸣叫声,也被西风带走,这是对旅途中的孤独和不安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忧虑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同时,它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仕途选择的困惑与矛盾,以及在追求理想和现实之间所经历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143)

余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希古。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 字:安道
  • 籍贯:韶州曲江
  • 生卒年:1000—1064

相关古诗词

酬黄都官舟次近坰见寄次韵

南州苦炎酷,薄宦淹翘隽。

怡然贤者心,五稔若一瞬。

归程江海遥,永日风波进。

屡经溪壑险,且乐帆樯顺。

忽传邮驿音,雅什浑金振。

披襟许见过,握兰欣入觐。

衡门久索居,黄陂渴馀润。

觏止君子容,玉光窥千仞。

高谈尽今古,不独期廉蔺。

相逢勿惜醉,别去生蒙吝。

形式: 古风 押[震]韵

句(其一)

暂离人世界,且至佛家乡。

形式: 押[阳]韵

句(其三)

要知当日循良吏,留得松南堕泪碑。

形式: 押[支]韵

句(其二)

时人花卉眼,谁共岁寒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