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当湖隐渌亭

曲径一亭幽,三十六水聚。

檐影接波光,蝉声入秋思。

开薸静看云,爱月懒种树。

濠上意如何,疏钟烟外寺。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条弯曲的小路通向一座幽静的亭子,周围有三十六处溪流汇聚。
屋檐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蝉鸣声唤起秋天的思绪。
静静地坐在浮萍上欣赏云彩,对月亮的喜爱使我懒得去种树。
濠上的意境如何?远处寺庙的稀疏钟声穿透烟雾传来。

注释

曲径:弯曲的小路。
亭:亭子。
幽:幽静。
三十六水:三十六处溪流。
接:倒映。
波光:水面波光。
开薸:坐在浮萍上。
云:云彩。
懒:懒得。
濠上:濠上的意境。
疏钟:稀疏的钟声。
寺:寺庙。

鉴赏

这首宋诗《寄题当湖隐渌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通过"曲径一亭幽",展现了小路曲折通向一座幽静的亭子,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三十六水聚"则暗示了周围环境的湖泊众多,水流汇聚,增添了空间的开阔感。

"檐影接波光"进一步描绘了亭子与水面的互动,檐下的阴影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动静结合,美不胜收。"蝉声入秋思"以蝉鸣声引入秋日的思绪,引发读者对季节转换和内心情感的共鸣。

"开薸静看云"中的"薸"是一种水生植物,诗人静静地观赏着漂浮的薸,享受着自然的恬静。"爱月懒种树"则流露出诗人对月色的喜爱,以至于懒得去种植树木,更显其心境的闲适。

最后两句"濠上意如何,疏钟烟外寺",诗人借濠梁之上的情境,想象友人在此处的心境,远处寺庙的疏疏钟声在烟雾中回荡,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和对友人的深深挂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寓情于景,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56)

陈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晓

要知筋力衰多少,一觉才回常了了。

邻钟无奈五更何,望断窗纱不能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筱]韵

答赵章泉

新诗将远意,千里附文鳞。

清响蝉嘘露,高閒鹤卧云。

但知耕野水,不暇问朝绅。

剩欲陪颜笑,凄凉吴楚分。

形式: 五言律诗

答熟庵

昨宵约月临西池,冰蟾不至鹑火飞。

归来一室白于昼,乃是新诗光陆离。

当年应剖琼蚌腹,不然何以明于烛。

细窥字字欲走盘,三复庵名悟圆熟。

一片情田万古耕,有年能得几书经。

小疵终是未全稔,孰若先生耨穫精。

南窗寄傲遂初欲,移石畦兰更纫菊。

茶烟细杂玉炉沉,研影净涵金井渌。

林下今才见一人,却疑图任思旧臣。

自昔东山岂终隐,似闻鸾诏下苍旻。

形式: 古风

楷书歌赠人

大哉易画包牺生,鸟迹科斗相继永。

六体中间亦湮昧,次仲楷到钟王精。

献捷之表最近古,庄正如持干戚舞。

黄庭字字能通神,强弓千挽筋力均。

宝书遥遥名不朽,正法欧虞远能守。

后生不作诸老亡,睹君笔法得仙手。

况君变格睨逸少,秋霁凭高森晚照。

须知伯英到极工,中存楷则方入妙。

我初不识君,见君石上文。

从今便著青眼视,王谢庭前佳子弟。

才能素所喜,喜极为君歌。

君今弱冠不可那,更后十年当君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