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下留别孙丁二学士归旧山

名利路万辙,我来意如何。

红尘三尺深,中有是非波。

波翻几潜没,来者犹更过。

归去感知泪,永洒青松柯。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名利之路千差万别,我此行的意图何在。
世俗纷扰如三尺红尘,其中充满了对错的波澜。
这些波澜翻滚,许多人沉浮其中,后来者依然络绎不绝。
离开时满含感慨,泪水永远洒落在青松的枝头。

注释

名利路:指追求名利的道路。
辙:车辙,比喻人生路径。
意:意图,想法。
红尘:世俗,尘世。
三尺深:形容世俗纷扰之深。
是非波:对错、是非的波涛。
波翻:波浪翻滚。
潜没:沉没,比喻陷入困境。
更过:继续经过,指不断有人经历。
归去:离开,回去。
感知泪:感慨的泪水。
青松柯:青松的枝干,象征坚韧和高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潘阆的《阙下留别孙丁二学士归旧山》,表达了诗人对名利之路的淡泊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名利路万辙”描绘了世人追逐名利的众多路径,暗示了世态的纷繁复杂。次句“我来意如何”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抉择,表达出对归隐生活的思考。

接下来,“红尘三尺深,中有是非波”形象地比喻世俗的纷扰如同深深的红尘,充满了是非纠葛,暗示了官场的险恶和是非难辨。诗人感慨“波翻几潜没,来者犹更过”,意思是世事如波涛翻滚,许多人沉沦其中,而新的追求者又不断涌现。

最后两句“归去感知泪,永洒青松柯”表达了诗人对回归自然、远离尘嚣的渴望,以及对旧友的离别之情。他以泪水洒在青松上,寓意自己的情感将永远留在故土,对过去的名利生活感到遗憾和释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96)

潘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说字逍遥,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性格疏狂,曾两次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有诗名,风格类孟郊、贾岛,亦工词,今仅存《酒泉子》十首

  • 字:梦空
  • 号:逍遥子
  • 籍贯:
  • 生卒年:?~1009

相关古诗词

和人回文五首(其三)

寒信风飘霜叶黄,冷灯残月照空床。

看君寄忆传文锦,字字萦愁写断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樽前勉兄长

一家久寄浙江滨,倏忽如今二十春。

须信百年都似梦,莫嗟万事不如人。

樽中有酒何妨醉,箧里无金未是贫。

但看故乡荣达者,算来多葬北邙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中秋无月

西风妒秋月,浮云重叠生。

一夕不见光,双目如失明。

立恐疾足折,坐觉秋愁抱盈。

况当百虫苦,绕阶千万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长安道中

游子辞乡早,高堂亲已老。

燕来不东飞,寄书何日到。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