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黄得运神童

君初发齐眉,玉颊照秋光。

诵诗巨万纸,一目俱五行。

不信同舍儿,所阅随废忘。

姓名入清禁,诏落铜山阳。

十三见天子,奏对允且详。

翻澜诵五经,如水传觥觞。

环观共嗟异,朱紫如堵墙。

华裾小旋制,初挂烦宫妆。

归来汝水濆,夹道万夫望。

指目无双裔,吟嗄有此郎。

异态悬睿想,行看登庙堂。

那知事龃龉,放浪鱼稻乡。

顾我与君别,忽忽移十霜。

更逢石门下,美髯如许长。

抵掌话夙昔,夜语响山房。

古人当大谬,噪索失其常。

夫子独何得,坦率追羲皇。

乃为任重器,愈抑道愈昌。

作诗以寿君,他日未易量。

功成径归来,复此山水傍。

幅巾青杖竹,卒岁以徜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赠黄得运神童》,通过对黄得运神童早年才华横溢、少年得志、后世遭遇挫折以及最终归隐山水的描述,展现了其一生的起伏与变化。

首句“君初发齐眉,玉颊照秋光”,描绘了黄得运神童初出茅庐时的风采,如同秋天的阳光照耀在洁白的玉颊上,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光彩。接下来的几句通过“诵诗巨万纸,一目俱五行”、“十三见天子,奏对允且详”等描述,展现了黄得运神童非凡的记忆力和才华,以及他少年时期便能与天子对话的荣耀。

然而,好景不长,“那知事龃龉,放浪鱼稻乡”,黄得运神童后来遭遇了人生的转折点,不得不远离繁华,投身于平凡的生活之中。尽管如此,他并未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理想的追求。

“抵掌话夙昔,夜语响山房”,诗人通过与黄得运神童的交谈,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而“古人当大谬,噪索失其常。夫子独何得,坦率追羲皇”则表达了对黄得运神童独特性格的赞赏,即他在面对人生变故时的坦然和坚持自我。

最后,“作诗以寿君,他日未易量”表达了诗人对黄得运神童的祝福和期待,希望他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初心,实现自己的理想。“功成径归来,复此山水傍。幅巾青杖竹,卒岁以徜徉”则是对黄得运神童归隐山水、享受自然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黄得运神童一生经历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成长轨迹,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秀江逢石门徽上人将北行乞食而予方南游衡岳作此送之

筠袁唇齿邦,一水连清碧。

朝行筠溪边,暮见秀江色。

忽闻儿童音,乃知身是客。

独归江上寺,杖笠倚空壁。

犀颅会四海,香火自朝夕。

相逢作熟视,面数心莫识。

但记石门时,笑颊清光溢。

惊定喜失声,卒语成小立。

是时夜气清,隙月金蛇掷。

念君当北行,钵饭从谁乞。

我虽能少留,秋燕社已逼。

一欢偶然耳,分首成陈迹。

他年何处逢,话此空叹惜。

形式: 古风

游南岳福严寺

生计居然成脱略,投老南来看衡岳。

禹溪久留困霖雨,低摧闷若剪翎鹤。

朝来南寻度坡垄,针水秧齐鸟声乐。

风光融融一都会,鬼祠雄深抱山脚。

梯空延缘止巉绝,瘦策扶衰意超豁。

拂云苍杉杂锦石,紫藤绿蔓相连络。

石桥下视隔人世,但觉岚光翠如泼。

亭泓无波自绀碧,涧草有香空错莫。

忽惊梵宇堕林梢,宝势飞翔照深壑。

攲斜万础盘苍崖,十步一楼五步阁。

冰柱琼窗不知数,旒苏一一垂帘箔。

犀颅道人相笑迎,冰雪形容无住著。

午梵清圆林叶动,天花细雨无时落。

凭高且复息疲颈,心清别殿鸣风铎。

云开千里上眉睫,吴楚江山见浓薄。

?阇如有女正色,春不洗妆秋拂掠。

紫盖颀然似矜妒,半出晴烟翠棱抹。

永怀堂堂武津老,天骨开张耳重郭。

三生来游等儿戏,灵山一会俨如昨。

他年遗迹旧岩下,拴索犹存众惊愕。

解云此山增智力,鹏飞天风转羊角。

江西驹儿快腾踏,青原麒麟亦超卓。

折足铛中过一生,野蔬数根陈五合。

故庵遗塔尚依然,行诵神交付冥漠。

影不出山岂难事,准拟茅斋就林缚。

退之南迁曾过此,好语誇词杂嘲噱。

自谓忠诚动岳灵,望碑字字犹精确。

但馀佳处不可状,浪秃霜毫秋色阔。

东坡唾笑成文章,山川胜处多奇作。

暮年亦为儋耳游,不一过山山愧怍。

为君试将说禅口,掉头长吟拥山衲。

心胸便欲捏荒怪,落纸雷搥散风雹。

要将杰句酬佳景,未怕山容作颦頞。

形式: 古风

福岩寺梦访廓然于龙山路中见之

山高夜气催烦暑,竹风为作南轩雨。

梦随柔橹到西兴,舣舟步入龙山坞。

萧萧松下逢睿郎,问信远来亦良苦。

觉来但记谈笑欢,不省欢时竟何语。

卧看篝灯一点明,岭海茫茫隔吴楚。

安得却如清梦中,杖履追随长尔汝。

形式: 古风

乾上人会余长沙

兀坐思归不举头,窗风为我翻书叶。

众中闻语认乡里,便觉石门寒叠叠。

云庵已作白塔新,当眼风枝心欲折。

道人丛林十年旧,古寺青灯夜相接。

失声方欲问江南,忽忆去年淮上别。

逃空蛩然闻足音,见子令人解愁结。

地炉火冷霜月苦,一室諠哗终暖热。

湘山破晓立俜停,秀抹铅华馀积雪。

故应山亦为余喜,隔岸遥看圆笑靥。

千岩佳处可同游,明日波晴当理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