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殿口占

丝竹声传鼓似雷,宝装驼象列三台。

从官绯紫东华入,阿母旌幢兴圣来。

绣凤铺裀氍叠煖,金龙缠柱扆屏开。

大官献纳盐梅味,独有双成捧玉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朱德润的《大明殿口占》描绘了宫廷中盛大宴会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宫廷的奢华与庄重。

首句“丝竹声传鼓似雷”以“丝竹”代表音乐,“鼓似雷”形容音乐的宏大与震撼,营造出宴会开始时热闹非凡的氛围。接着“宝装驼象列三台”,通过“宝装驼象”这一形象,描绘了装饰华丽的驼象排列在宫殿的三个高台上,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豪华与庄严。

“从官绯紫东华入,阿母旌幢兴圣来”两句,通过“绯紫”(红色和紫色,古代官服的颜色)和“东华”(宫殿的方位),以及“阿母”(可能指皇后或贵妇人)的出现,展现了宴会中高级官员和尊贵女性的入场,增加了仪式感和威严感。

“绣凤铺裀氍叠煖,金龙缠柱扆屏开”则通过“绣凤”、“氍毹”(地毯)、“金龙”等元素,以及“扆屏”(屏风)的展开,描绘了宴会现场的精美布置,展现出极高的艺术审美和奢华程度。

最后,“大官献纳盐梅味,独有双成捧玉杯”两句,通过“大官献纳”(官员进献食物)和“双成捧玉杯”(双成是传说中的仙人,此处比喻侍女,捧着珍贵的玉杯为宾客服务),展现了宴会的丰盛与礼仪之周到,同时也暗示了宴会的高雅与神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再现了元代宫廷宴会的盛况,既体现了宴会的奢华与庄重,也展现了宴会中的艺术美感和礼仪规范。

收录诗词(120)

朱德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继学参政题美人图(其一)红叶题诗

金殿风微拾坠红,题诗聊寄御沟东。

芳情有意随流水,细字无心学断鸿。

别馆乍凉霜透幕,长门深夜月移宫。

才情偶尔成佳配,不道《周南》有国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王继学参政题美人图(其二)对镜写真

千金画史托铅华,难写春心半缕霞。

两面秋波随彩笔,一奁冰影对钿花。

情怜晓月秦川雁,思逐朝阳汉树鸦。

不信云间望夫石,解传颜色到君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汉铜虎符歌

建章前殿金凤凰,兵符五出单于降。

汉家明诏下鸡鹿,将军夜送呼韩王。

棘门骠骑多猛士,酒酣击剑愿效死。

征和丞相佐君王,从此合符兵不起。

霜风千年换陵谷,铜秀土花青似玉。

班班只忆汉彤庭,用夏那知变夷俗。

当时衔命出关中,编须岂敢要奇功。

平原豺兽不择肉,印章千里空泥封。

形式: 古风

偕张清夫登道场何山

松楸夹道云迷麓,细泉无声走空谷。

扪萝倚磴行转缓,百折峰峦看未足。

鹧鸪泣雨山漫漫,悬崖老树苍虬蟠。

登楼倚槛俯木末,漱泉汲涧分馀湍。

老僧延坐话夙昔,夜半谈空屡前席。

自言久是兹山主,殿下长垣屡封植。

山头碧瓦如连环,曾闻仙客来云间。

猿惊鹤怨知几许,伊吾声断愁空山。

明朝烟雨开晴旦,折花临水春将半。

我亦归山读故书,何必怀仙生浩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