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道人得道万缘灰,栏下幽花手自栽。
终日开轩无客到,清风时引竹声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得道高人居住的静明轩中宁静而超凡的生活场景。首句“道人得道万缘灰”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与心境,他已超越世俗的纷扰,达到了心灵的纯净状态。次句“栏下幽花手自栽”则展现了他亲自培育幽静之花的情景,既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淡泊与高雅。第三句“终日开轩无客到”描绘了静明轩内日常生活的简朴与清净,主人不喜热闹,更愿意独处静思。最后一句“清风时引竹声来”以清风和竹声为背景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和谐,同时也寓意着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超脱世俗、亲近自然、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与世无争、自在逍遥的精神境界。
不详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妙妙无心岂有思,一轩幽瞰碧涟漪。
篆香销尽月华午,知是高僧定起时。
寻真幽径入深源,一宿清虚寄洞天。
归去姑溪度残日,无因重到五峰前。
宝陀岩下种松篁,旧客欣逢煮术汤。
忆着东林携手处,十年添得两眉霜。
悠悠江水绿于苔,杨柳迎风眼半开。
行客不如沙上雁,每逢春暖即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