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故翠微宫

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几十重。

天子不来僧又去,樵夫时倒一株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翻译

翠微寺原本是翠微宫,楼阁亭台重重叠叠几十层。
皇帝不来了僧人也离去,樵夫时常砍倒一棵松树。

注释

翠微寺:一座寺庙的名字,原为皇家宫殿。
翠微宫:与翠微寺同址的前身为皇宫的建筑。
楼阁亭台:指寺庙内各种高大的建筑和景观设施。
几十重:形容层次非常多。
天子:指皇帝。
不来:表示皇帝不再访问此地。
僧又去:僧人也跟着离开。
樵夫:砍柴的人。
时倒一株松:时常会砍倒一棵松树,暗示场所的荒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与凄清的意境,通过对翠微寺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时光流转与历史沧桑的感慨。

“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几十重。”这两句诗设定了一个宏伟而又荒废的背景,翠微寺原本是皇家宫殿,拥有层叠的楼阁和众多的亭台,但现在却已成为僧人的居所。这种由盛转衰的对比,映射出历史的变迁和物是人非的主题。

“天子不来僧又去,樵夫时倒一株松。”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个具体的情景:皇帝不再光临此地,连寺中的僧侣也不在,剩下的是偶尔经过的樵夫,他们无意间倒下了一棵松树。这里的“天子”指代皇权的象征,其不再到来意味着朝廷的弃之不顾;而“僧又去”则是对过去繁华时光的消逝;“樵夫时倒一株松”则是对现实荒凉场景的刻画,松树的倒下象征着自然界在时间流转中的变迁,同时也强化了诗中凄清与寂寞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翠微寺历史与现状的对比,以及对周遭环境变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对过往荣耀消逝的感伤,以及对时间无情流转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1)

骊山游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湖城厅吟

黄帝上天时,鼎湖元在兹。

七十二玉女,化作黄金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红旆渡江霞蘸水,青蛇出匣雪侵衣。

云散便凝千里望,日斜长占半城阴。

只住此山宁有意,向来求佛本无心。

形式:

别友人

一身无定处,万里独销魂。

芳草迷归路,春衣滴泪痕。

几时休旅食,向夜宿江村。

欲识异乡苦,空山啼暮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春日旅怀呈知己

生涯万事有苍苍,应任流萍便越乡。

春水独行人渐远,故园归梦夜空长。

一声隔浦猿啼处,数滴惊心泪满裳。

不为知音皆鲍叔,信谁江上去茫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